“上海是一个高能级的城市,我们感觉大家都是热情满满,包括我们所碰到的学生也好、老师也好,我可以感觉到空气当中振动的能量。”10月25日,刚刚获颁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简称顶科协奖)的杰瑞米·内森斯在媒体见面会上说道。
当天,备受瞩目的顶科协奖颁奖典礼在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举行。此次“智能科学或数学奖”授予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讲席教授乔恩·克莱因伯格;“生命科学或医学奖”授予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杰瑞米·内森斯。两位获奖人都是首次来到上海,并于日前参加了多个学校和机构的科普活动,与中国的学生以及科学界同仁进行了有意义的互动。
跨学科共同合作能促进新发现
在当天的颁奖仪式上,乔恩·克莱因伯格在获奖感言中说:“计算机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深远,计算机科学家更是身负重任。非常感谢这一奖项的肯定,它在当下关键时刻能够引发更多人对算法问题的关注。”
他表示,随着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不断拓展,其进步离不开与受这一领域影响的其他学科的密切互动。“就我个人的工作实践而言,这意味着我要与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法学和政策研究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我相信,这种跨学科合作能极大丰富各自的领域,并促成新的发现。”
乔恩·克莱因伯格(右二)获颁“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智能科学或数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迈克尔·I·乔丹在颁奖词中介绍,20世纪90年代,克莱因伯格教授研究了万维网的信息和社会结构,深刻影响了搜索引擎的设计,包括谷歌的变革性搜索引擎。他超越了将互联网视作链接列表的简单思维,进而开发了一种算法,以评估网站提供与特定查询相关信息以及提供访问其他相关网站的能力。这一创新性视角持续影响着互联网搜索引擎的设计,直到今日。
科学家并不是独行的
三百年前,牛顿发现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产生了多种色光组成的光谱,且每个折射角对应不同波长的色光。一个世纪后,英国医生托马斯·杨提出假设——人眼具有至少能够识别三原色的不同感受器。然而,直到20世纪60年代,颜色感受器才被定位到视网膜的锥状细胞上。
杰瑞米·内森斯发现了三色视觉的分子基础,绘制了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图谱。1983年,作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名新进研究生,内森斯就先后独自克隆出牛和人类的视蛋白基因。
20世纪80年代,内森斯阐明了色盲的分子基础。他发现,在染色体上串联排布的红、绿感光色素基因会导致异常重组,从而引起基因缺失。
杰瑞米·内森斯(右二)获颁“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杰瑞米·内森斯在获奖感言中说:“每个人都不是独行的,尤其是科学家,正是我们身边的导师和学生塑造了我们。科学研究带来的无形成果和有形成果同样意义深远,比如对新观察和新思想的开放态度、对自然之美的欣赏等。孩子们就是天生的科学家,如果能激励他们的好奇心,相信一定能带来许多的惊喜。“
“之前我们去了上海一所高中,在那里也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和学生展开了交流,他们非常热情,非常有激情。”杰瑞米·内森斯说,“对于那些对科学技术领域感兴趣的人,我建议他们,广泛地阅读、广泛地思考、广泛地交流。因为每个人的经验是不同的,他的知识体系也都不同,都能给世界做出不同的贡献。比如说你有了一个想法,不要把它藏起来,和你的朋友交流一下,问问你的朋友们怎么看。”
用孩童般的好奇心来保持对科学的热情
提到此次上海之行,乔恩·克莱因伯格表示这是“非常棒的一段旅程和经历”。
“我们此行见到的大都是科学领域的爱好者,其中不乏是学生或是科学领域的同道中人。可以看到大家对于科学研究、学术的热情。”他说,“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下一代的科学家,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这些都让我们很有收获。
那么如何保持这份对科学的热情呢?
杰瑞米·内森斯认为,要保持小孩子对世界的那种好奇心。他引用了牛顿的一句话:“他说他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在沙滩上玩耍的小孩,他想要在一块一块的鹅卵石之后去找到下一块漂亮的鹅卵石,在整个真理的大海中进行探索。他很享受整个过程,他对于整个科学领域的探索保持了终身的热情和激情。”
所以在他看来,保持科学的探索,是保持激情的方式之一。“比如在医学领域,一个伟大的外科医生,他做开胸手术、心脏手术的时候,就像一个完美的小提琴家一样,没有任何一步多余的动作,这是由他做过的成百上千的手术形成的敦实基础。而他们对于自己的专业技能应用也是乐在其中,其实对于应用科学也是如此。”杰瑞米·内森斯多年来始终坚持自己来做实验,“应用科学实际上也涉及到一个手感的问题,这也是一种乐在其中的体验。”
头图为两位获奖人海报。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