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红”,展示非凡成就!进博会中国馆内“大国重器”目不暇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4-11-05 20:24

摘要: 在这一片“红”内,遍布着各种“大国重器”,可谓让人目不暇接。

11月5日,第七届进博会正式拉开盛幕,万众瞩目的国家展中国馆也完全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记者探访发现,今年中国馆总展览面积打到了1500平方米,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谋世界发展繁荣”为主题,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展示最新的成果。在这一片“红”内,遍布着各种“大国重器”,可谓让人目不暇接。


望向深空,手可揽星辰。此次中国馆内,嫦娥六号探测器1:2模型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今年,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返回,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和月背起飞上升等多项关键技术。


随着探月工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开始规划未来的探月任务。未来,嫦娥七号和八号将着陆在月球南极,探测水冰资源、月球内部结构,并为构建国际科研站做准备。这些任务的成功将为人类对月球的了解带来新的飞跃,并为未来的深空探索奠定基础。


图为“中国环流三号” 劳动报摄影记者 颜筱依摄影


除了“上天”,还要“入海”。在馆内展出的还有“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1:6模型)。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探索未知深海的梦想。2020年,“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为10909米,4年来“奋斗者”号总共完成了301次下潜,将32人带到了万米深海海底。这些成功的下潜也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样品,为推动全球深渊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中国环流三号” 劳动报摄影记者 颜筱依摄影


展厅内,一个“会发光”的展品同样引人注目。“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由于可控核聚变能源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一样,它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核工业中长期发展的远景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核聚变能的应用。


除此之外,在中国馆内还有包括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模型、5G智慧工厂模型、人形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交互屏、低空经济电子互动沙盘、清洁能源一体化沙盘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既诉说着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故事,展现出了大国力量与大国速度,更彰显出强大的中国底气。


头图为中国馆现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摄 影:贡俊祺,颜筱依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继续努力,讲好党的故事和身边的故...

435名养老顾问精准对接!帮助解...

6万申城社区工作者如何越干越好?...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