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区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和中国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论坛举行,专家学者以“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挑战与应对”为主题,深入探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以“区域不平衡:理论回顾、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为题,从地理学角度系统回顾了区域不平衡的发展情况,探讨了区域不平衡背后的驱动机制和影响因素。他指出,城市化不仅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能提高农村的社会流动性,促进共同富裕。中国的区域平衡应从人均收入平衡的角度来看待,而不是追求总量上的平衡。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求是特聘教授谷保静以“城市化的区域资源环境效应”为题,探讨了城市化对区域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他表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复垦和农田规模化经营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城市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特聘教授薛广涛以“特大城市服务集成与数据治理”为题,介绍了特大城市在数据集成和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他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大城市面临的数据管理和治理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来解决。数据集成和治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关键,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陈方若表示,安泰经管学院深入探索行业研究,整合跨学科资源,在学校支持下积极申报区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希望为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交大智慧、交大方案。
头图为论坛现场。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