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10时许,一趟满载110个标准箱日用百货、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等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以下简称义乌西站)驶出,驶往逾1.3万公里外的西班牙马德里。义乌中欧班列迎来开行十周年“生日”。
十年来,义乌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6700列,发运逾67万标准箱,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买全球、卖全球”提供重要运力支撑。
驼铃声声,绵延万里。十年来,义乌中欧班列不断丰富线路、扩量提质。从第1列到逾6700列……从最初的单一去向,到如今的“多点开花”,铁路部门与政府、企业深入合作,为地区与班列发展持续供能。
据铁路部门和平台公司介绍,2014—2024年十年间,义乌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初期的23列增长到目前的逾1100列,年运输货值由0.92亿美元提升至26.2亿美元,运输货物品类由近1万种增长到近5万种。
随着中欧班列辐射范围越来越广,日益织密的班列线条密切了内陆城市与国际市场联系。截至目前,义乌中欧班列辐射范围扩大至50余个亚欧国家和地区,通达160多座城市,实现中欧线、中俄线和中亚线三大主要线路的全覆盖;出口货源结构从运行初期的小商品、日用百货、五金工具逐渐向汽车配件、智能家电、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转型;回程班列占比也由2014年的不足10%提升至目前的60.3%。
从小商品制造到“买卖全球”,从露天市场到“世界超市”,义乌不断挖潜升级,引流上量。1982年,义乌第一代市场是个仅有数百家摊贩聚集的露天市场,而今已发展成为“买卖全球”的“世界超市”。同年11月18日,义乌―马德里中欧班列首发开行,这座人口不足200万的县级市,首次通过班列形式为小商品出口欧洲开辟了铁路快捷通道。截至2024年10月,义乌中欧班列进出口货物品类达到26个大类近5万种商品。
近年来,义乌中欧班列持续扩容提质,不断开辟亚欧大陆陆路运输新通道和经贸合作新桥梁。今年6月15日,义乌至德国杜伊斯堡间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单程用时由原来的19天缩短到13天左右,形成了稳定的班列境内外运输时效,更好满足客户物流需求,为亚欧各国经贸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不断跑出发展“加速度”。11月15日,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中国贡献。目前,义乌中欧班列这条国际物流陆路运输“黄金通道”已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西、中德、中法等国家间通过班列加深互信合作,在经贸、文化、生活等多个领域结出丰硕成果。
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地区局势紧张等诸多因素考验,义乌仍然逆势而上,蹚出一条进口增量之路。海关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义乌市完成进口额58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其中,中欧班列运回的欧洲美容化妆品、洗护用品、红酒、食品和厨具用品等越来越多的走进中国家庭,成为班列进口商品中的主要消费品。
现在,平均每天有4趟中欧班列抵离义乌,源源不断载着中国制造远赴海外,再带回沿线亚欧各国的主销产品。
头图为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准备发车。铁路部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