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大专项监督护航妇女权益:成效显著,持续推进短板攻坚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5-09-25 21:00

摘要: 推动本市妇女权益保障水平与国际大都市定位相匹配,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决策部署,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和《上海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出台为契机,持续织密妇女权益保障网。今年3月起,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妇女权益保障工作专项监督,通过深入基层一线、发挥代表作用、紧扣法定责任、形成监督合力,推动本市妇女权益保障水平与国际大都市定位相匹配,取得显著成效。


在组织领导与工作格局构建上,上海始终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目前,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分别达42.2%、34.1%、27.8%,所有居、村委会均实现至少1名妇女成员,居委会女性占比约70%。教育领域成为全国首个全域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的省份,就业领域则通过强化监督执法,保障妇女平等求职、录用权利。同时,市、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市妇联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普法宣传,编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释义》,制作各类宣传材料,营造尊重妇女的良好社会氛围。


人身人格权益保障方面,上海力度持续加码。五年来,强奸、拐卖妇女等严重犯罪数量下降近四成,办理全国首例公共交通领域强制猥亵妇女入刑案,填补刑事打击空白;“两病筛查”政府实事项目成效显著,2021-2024年累计筛查近98万人,2024年宫颈癌、乳腺癌早诊率分别达93.75%、100%,宫颈癌疫苗接种服务不断优化;创新妇女全生命周期精准健康管理模式,通过三级网络提供孕产妇心理健康服务,配送上万场保健公益讲座,引入专业力量开展术后康复活动。


就业创业与生育支持领域,公平环境持续优化。上海针对女职工集中行业开展专项检查,严查性别歧视与劳动保护落实问题;依托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马兰花”创业培训、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女性创业赋能,2024年“马兰花”培训女性占比过半;鼓励企业设置“生育友好岗”,推动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持三孩生育政策落地,将生育医疗费补贴标准从3600元提高至4500元。


婚姻家庭权益维护上,充分发挥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依托“三所联动+妇联”多元解纷机制,相关部门从法律援助、心理安抚、社会支持等方面为妇女提供精细化维权服务。深化家庭暴力治理。市妇联创新推出“维权驿站”项目,对长期受暴力家庭等摸清底数,实行高危家庭分级预警和干预机制;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包括临时安全居所、心理疏导和法律咨询的一体化服务,全市对救助场所内部开展“温馨化”改造,力争为受助对象提供更贴心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不过,调研也发现,当前上海妇女权益保障工作仍存在部分短板,如多方联动维权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待健全、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建设仍需发力、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措施仍需完善。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以监督为抓手,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性破解问题,不断提升本市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水平。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全过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动”落地见...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上海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性法规,...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