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川宜宾某区近郊一个几十名员工的小型食品厂,员工们谈到老板“随叫随到”的加班文化都是唉声叹气。“私人老板嘛,捧人碗,受人管,不敢开腔。”小张曾是这家食品厂的副厂长,食品发酵专业本科生,32岁,主抓厂里的质量工作和行政工作。作为老板的重要辅助,小张却在该厂只工作了半年就黯然辞职了。
原来,这家食品厂的老板是外地人,投资办厂后就一直在厂里吃住,他的办公室是套间,外面办公,里面就是他的卧室,水电淋浴一应俱全。所以,对老板来说,上下班都差不多,他也就养成了只顾自己时间来安排工作的习惯。他有午睡的习惯,经常一觉睡到15:30才起来,然后才开始下午的工作,管理人员不敢打扰他,任何工作都必须等他起来再做。明明已经下班了,老板却临时召集全体管理人员开会,一开就开到八九点;有时18:00了,他才想起找管理人员交流工作,一谈两三个小时又过去了。最让员工厌烦的是,厂里管理人员是每周轮流单休一天,周末只要老板想起找谁,根本不管该员工是否在轮休,也不管事情大小,都会直接叫员工马上到厂里。
有一个周日,轮到办公室主任小曹休息,结果大清早老板打电话喊他赶快到厂里,原来是厂里的员工食堂下水道堵了,并且疏通工已经在处理了,办公室文员也正守着疏通,结果老板还硬要喊小曹也来加班,守着疏通下水道。
类似这样的事搞得厂里的员工怨声载道。小张说:“私企的文化说白了就是老板的文化,私企的风气好不好,关键看老板。这种老板明明自己带团队能力不行,不懂统筹安排,还无视大家下班时间,搞得厂里毫无凝聚力。”小张说,遇到这种老板,要么自认倒霉跟着一起随时性加班,要么就只能选择跳槽走人。
而这种“随叫随到”的加班现象在有些事业单位和国企中也存在。王荣是内江市某国有公司办公室的驾驶员,他负责为公司领导开车。可以说,他基本上没有自己可支配的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只要某位公司领导需要,一个电话,他就得“随叫随到”地去加班,这令他十分苦恼。然而,他又别无选择,只有任劳作怨地去工作。他多么希望公司能有一个明确的加班、值班制度,让他和其他劳动者一样,享有休息的权利。
通过走访调查,笔者收集到的大多数意见,都是对“形式主义加班”和“随叫随到”式无章法的加班持反感的态度,职工都希望上级主管部门能及时洞察这种变了味的加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还休息时间给职工,使他们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创新创造上,在工作上发挥出更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