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投诉丨劳动者称干活不给钱,老板:“只是培训的”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轶捷 发布时间:2022-11-23 10:39

摘要: 讨钱过程一波三折,营业执照成了“槛”。

汪婷在上海的住处属于嘉定辖区,按理说,正常情况下,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到远在宝山的单位上班。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巧合,一家名为“成子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让她与宝山的一家宿迁农产品店扯上了关系,还因为自己的身份闹上了仲裁庭。


读者投诉:

谈好的条件一样没兑现


时间回到2020年11月,当时,汪婷还住在嘉定的马陆镇,因为经常在家附近买菜,结识了一家专卖宿迁农产品店的店长。一来二去,在大家彼此熟悉之后,店长向汪婷抛出了橄榄枝:“我们要招一名店员,做五休二,包一顿午餐,有两个人,你们轮流换班,每人每天干8小时,底薪4000元,干得好还有奖金提成……”汪婷回忆,按照当时店长给予她的承诺,这是一份比较正规的工作,她正好在找工作,这份工作来得正是时候。于是,向店长简单了解了情况后,汪婷便基本定下了做店员这个决定。


决定做得干脆利索,上班“路”却并不平坦。汪婷说,她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马陆镇的店要盘出去了,因为货品送不齐,这家店不得不转让,如果汪婷要继续干下去,只能到宝山的另一家店里干,从嘉定到宝山,上下班的时间远远超出了她原先的预期,于是,她提出了增加交通补贴的要求。老板倒也答应得爽气,答应一天多补贴她20元钱,可是在她提出缴纳社保的时候,老板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我提过要缴社保,要签合同,当时,老板就是安慰性地跟我说干满一个月会缴的,她说现在给我缴,万一我做几天就走了,没办法操作。”正因为这个承诺,汪婷答应先做一个月看看。


很快,汪婷说,她发现事情和老板之前的承诺不一样。“她说一时找不到人跟我轮班,所以两个人的活让我一个人干。每天从白天看店到晚上陪她进货,工作时间达到20个小时,这么干,谁吃得消。”在发现情况不对劲后,仅仅做了五天,汪婷就向老板提出,结算五天的报酬,不干了。


营业执照是“别人家”的


被欠的钱虽然不多,但汪婷从2020年11月中旬要到了第二年的4月。“当时,老板一直打我电话,说招到和我轮班的人了,让我回去上班,我开始时是不乐意的,但是她一直不停地打我电话,还说,正好可以把之前欠的钱一起结了。”看在还有五天辛苦钱没拿到的份上,汪婷同意回去继续上班,但很快她发现,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


汪婷所说的之前的状态不仅是依旧没有其他店员轮班,还包括一拖再拖的报酬,这次,不给钱的理由是不方便出账,干完一个月一起结算。唯一让她有所期盼的是,老板结清了她之前工作五天的交通费,总计100元,也因为此,汪婷称,自己又稀里糊涂地干下了一个月,但再次结账时,老板“失踪”了。


“她说回老家了,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反正回来没几天,就又带了另外两个人。”汪婷回忆,大约是2021年7月21日,有了轮班的人,她开始过上每天工作8小时的日子,但此时,由于之前的超负荷工作,汪婷的身体出现了异样。再一次,她提出了离开。


这一次,老板没有马上同意,只说让汪婷在家休整一个月,而直到她休整后回店里,之前的报酬,老板都一分未结。


从2021年9月开始,汪婷就和另外几个被欠钱的“工友”一起讨钱,他们堵过店门,报过警,但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有时候,在店门口一蹲就是两三小时,好容易“逮”着老板,要么给个“空头支票”,推说年底前结清,要么推脱正好这段时间没有钱,卖了哪批货就能发钱了。好几个月里,他们没争取到一分钱甚至是一张欠条。之后,汪婷开始转变讨钱方式:去工商部门查询公司信息,申请劳动仲裁,此时,她才发现,之前在店里看到的营业执照是“别人家”的,而这家“成子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失信企业,这么一来,虽然她申请了劳动仲裁,告的主体却错了。


被欠钱时方知“无证经营”


如果说汪婷还能靠蹲守找到老板,张先生就属于连老板的面都见不上了。张先生在今年7月底找到了一所高校附近的酒肆打工,月薪7500元。和汪婷一样,张先生的老板也没有同他签订任何合同,没有社保,工作时间超长。然而,比汪婷稍显幸运的是,张先生拿到了第一个月的打工钱,只是好景不长,这是他唯一拿到钱的一个月。


当时,张先生和汪婷的想法一样,只要自己还在店里干着,老板就“插翅难飞”,就一定能讨回钱。可现实证明,即便一直守在店里,老板还是可能凭空“消失”的。今年10月底,张先生决定不再继续“卖命”,辞了工作专心讨钱。而这时,他意外发现,老板“失踪”了。他一时慌了神,四处打听老板的下落,却被告知老板可能因为违法被抓坐牢了。这下,张先生彻底没了方向。


在朋友的提点下,他找到了劳动监察,他说,按照他的理解,讨工资,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监察部门反映情况,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象得这么简单。


“劳动监察的对象是与企事业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人,我很难证明自己和这家酒肆有劳动关系。更要命的是,监察过程中发现,这家酒肆是无证经营,也就是连营业执照都没有。”发现酒肆是一家“黑户”后,张先生又陷入了无路可走的困境。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是否要...

协同联动为劳动者解忧,长宁打造“...

劳动维权“直通车”为劳动者“撑腰...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