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调查
到底谁是“老板”?
银行流水上的汇款主体“五花八门”
张洋表示,当时看到社保缴费单上“蹦”出来的陌生名称——“上海卓川人力资源公司”,他一头雾水,随即去往银行打印了自己的工资卡明细。
通过对银行流水进行查看和整理后,记者发现,每月20号前后给张洋汇入工资的“对方户名”一栏可谓是“五花八门”:有时是中城卫、有时是上海卓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有时又变成了海宁卓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甚至还出现了其他几家带有“人力资源”或“劳务派遣”字样的公司名字。
另外,打印出来的银行流水单对于每一笔汇款都有一个“摘要”,对款项作简要说明。记者看到,上海卓川给张洋银行卡汇款共持续了1年时间,从2018年8月20日开始到2019年8月20日结束。并且,从2018年8月20日到2019年4月20日期间,几乎每月的20日前后,上海卓川的汇款摘要均为“工资”,而从2019年6月20日到2019年8月20日的三个月,上海卓川的汇款摘要则变成了“劳务费”;其中,2019年5月20日收到的是来自中城卫的“工资”汇款。
从2019年9月23日开始,张洋银行流水上每月20日前后的“对方户名”一栏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即海宁卓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记者经整理发现,海宁卓川的汇款自2019年9月23日开始,至2020年11月20日结束,摘要为“他行汇入”或“劳务费”。
远不止如此,后面又出现了一家“湖北锐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萍乡市分公司”,这家公司从2020年12月21日起,每月的20日左右都会给张洋的银行卡进行汇款,摘要为“他行汇入”或“劳务费”。
耐人寻味的是,中城卫的名字从未在银行流水单上消失过,但其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中城卫虽然每个月依然会给张洋的账户汇款,但汇款日期已经不是“发工资的20日”前后;并且,金额远没有2018年及以前高(几千甚至近万元),而是每月一到两笔的“1000元”,摘要大多为“费用”“特勤”或某个月份名称,甚少使用“工资”字样。
约见公司经理遭拒
队长表示“他是自愿转的社保”
张洋提供的工作群聊天记录显示,张经理是平时发放工作任务的主要负责人,在电话里,他连连表示拒绝接受采访,“我今天不在公司”“最近也不一定在”“你问我也没什么用”……几分钟后便挂断了电话,之后也不再接听。
顾队长虽然接听了采访电话,但否定了张洋对转变社保缴费公司不知情的说法:“转的时候他都签过字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顾队长表示:“我当时接到过公司的电话,他们要我转(社保)的时候我没同意,没签字,我小孩要上学的,肯定要缴社保的。”记者问其为什么肯定张洋是知情的,顾队长说:“公司通知签字的,他们可能都签了……他肯定签了,不签怎么可能就转了?”
当被追问“签字”指的到底是什么文件,是转移社保还是自愿放弃缴纳社保时,顾队长表示不清楚具体文件内容。
对于顾队长的说法,张洋表示:“不太确定有没有签过这种协议,应该是没有。反正如果公司现在通知我签字,我肯定不会同意。” 他还表示,自己在2013年到2019年期间未再与(中城卫)公司签署过任何合同。
闵行区劳动监察:
已受理此事
社保缴费单显示上海卓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为张洋缴了半年多的社保。企查查、爱企查等官网平台显示,上海卓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经营范围包括劳务派遣,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发布和咨询服务、人才招聘,劳务外包服务等。
海宁卓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地址在嘉兴市海宁市,法定代表人与上海卓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一致,并且企业查询官网给出的联系电话显示,这两家企业的联系电话为同一个。记者随即拨通了这个对外公开的联系电话,对方表示自己是上海卓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但其只是告知记者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劳务派遣”,对于公司是否与中城卫存在合作关系、是否知晓张洋这个人,以及有关海宁卓川的情况,对方都表示“不太清楚”。
除此之外,闵行区人社局执法大队业务综合科的周科长透露,目前已经受理了张洋的投诉,将要求中城卫公司出具劳动合同的文本。“如果公司依旧拒不出示,我们会责令整改。”
在走访闵行、徐汇以及黄浦的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后获悉,中城卫公司的社保账户开户地址在黄浦区,黄浦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劳动者可以在拿到劳动合同文本之后,带上社保缴费单、工资卡的银行流水等相关材料,来我们这里进行投诉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