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回放:
日前,曾因《中国有嘻哈》等综艺节目火爆的车澈导演,在其自媒体视频号放出了他的工作室正在招纳人才的内容。在视频末尾,车澈一边翻着简历一边读出了求职者的现公司名字。车澈在视频中表示,和这些公司的老板都很熟,要马上打个电话去“背调”一下,了解下这位员工到底如何。视频显示,车澈已经通过手机询问,且询问了数家公司。
(视频片段中,车澈直接拿起手机进行背调)
网友声音:
在该视频发出后,评论区立刻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有网友便表示,背调不应该是最后背调吗?如果应聘者还没有在原公司提出离职,或者还在纠结中,这么早背调不是直接把人心态搞崩了吗?这条评论也获得数百位网友的点赞支持。
专家解读:
对于车澈的做法,是否存在不妥之处,规范的背调应该如何进行,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七方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华平律师以及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陈彦律师。
李华平律师首先表示,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妥当的,涉嫌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招聘企业通过发布招聘信息获得了求职者的个人简历,简历上载明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求职者个人信息,甚至还有敏感个人信息。在未经过求职者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招聘单位将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侵害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权益,违反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招聘企业收到的应聘者简历,应妥善保管,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简历内容进行保密,该简历且只能用于该次招聘所用。招聘企业通过对简历的遴选,确定一定比例的候选人进行面试,经过面试考察等环节确定基本拟录用人选,基本拟录用人选确定后企业还可以根据岗位性质等因素自行决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背景调查。如需要进行背景调查的,应事先和求职者说明并征得其同意。
在其看来,企业计划对拟录用的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的,应当取得该求职者本人的同意。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除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同意。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个人同意的处理个人信息的,该同意应当由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因此,如果企业想对该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的,必须取得其授权同意,而不能根据收集到的简历信息直接擅自开展背景调查。
一般情形下,背景调查往往作为招聘的最后一关,求职者面试通过后,招聘企业会告知本人将对其进行相应的背景调查,征询其本人意见是否同意接受背景调查,如果企业委托第三方背景调查机构进行的,也同样要取得其本人的授权,只有在本人授权同意后才能开展背景调查工作。
陈彦律师对此补充道,在全网公开的视频中进行“背调”,等于把本应只在公司和个人之间的信息封闭给打破了,把求职者的相关信息给公开化了。车澈导演的这一做法至少在法律的比例原则上站不住脚。如果有求职者就此维权的话,全网公开的视频也比较容易取证,车澈这一方大概率会输,但可能赔偿不了多少钱(因为很难证明损失)。
当求职者遇到不规范背调时,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此,李华平律师表示,招聘单位如果未取得求职者本人同意而擅自利用其个人信息进行背景调查,给求职者造成损害的,求职者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如果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存在类似违法行为,也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