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工经济下,劳动者可以获得短期、临时性工作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上更自由地选择。然而,在“灵活”和“自由”的背后,也存在着当事人维权和用工单位管理的诸多问题和矛盾。
日前,读者王女士向本报来电反映自己在短期零工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对此记者联系采访了当事人和用人单位,并结合维权的方式方法等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律师。
记者调查
那么王女士的所述属实吗?作为零工就业群体,如果顺利完成工作的情况下,为何没有拿到相对应的报酬呢?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记者先后联系了沪鲸旅行社、蓓思旅行社的相关负责人。蓓思旅行社研学团项目负责人张先生表示,自己积极帮助王女士解决相关问题,虽然王女士有“甩团”“不具备导游资格证”等问题,但张先生也根据旅行社的内部机制考核,结合王女士实际工作6天的时间和表现,已经将薪资足额结算给了负责招聘导游的沪鲸旅行社,“我被她反复电话‘轰炸’,已经尽力了,按照流程和标准,我们是支付了薪资的。”
对此,王女士表示自己确实没有收到薪资。她认为,自己确实没有导游证,但这不影响自己获得报酬。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沪鲸旅行社的陈经理,他表示,该旅行社负责研学团的导游招募工作,王女士是由自己的工作人员招聘的,据她了解,王女士并未完成带团工作,且不具备导游资质,在后续的沟通中还与自己和工作人员发生了肢体冲突和物品损害,她已经报警处理,王女士为此还受到过行政处罚。至于薪资问题,她表示,双方已经在派出所与王女士调解解决,“她工作没搞好,还砸了我们的东西,薪资抵消赔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