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陈女士找到本刊反映,她所服务的上海境远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拖欠其2个月工资,且至今没有与她签订劳动合同。陈女士在讨薪过程中发现,她的直属领导,也就是自称为该公司设计总监的朱先生,其实是上海坝零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境远公司仅仅是合作关系,不是该公司员工,却一直以境远公司的名义安排她工作。这让此前不知内情的陈女士一度失去了维权方向——境远公司不认账,应该向谁确认劳动关系和主张劳动报酬?陈女士无法证明她实际接受境远公司的管理,但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在工作期间持续接受朱先生的直接工作安排。因此,陈女士找到本刊寻求帮助。
连日来,记者在帮助陈女士讨要劳动报酬的过程中,遭遇了“踢皮球”:在境远公司,公司负责人拿出两份协议撇清了与朱先生的关系,并声称朱先生招聘员工属于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不过,公司承诺会督促朱先生及时给付陈女士劳动报酬。在与朱先生取得联系时,朱先生不但拒绝配合,还对记者无端谩骂,态度十分蛮横。
而当境远公司表示只要朱先生到场,愿意于10月13日前配合解决陈女士9200元劳动报酬时,朱先生竟然玩起了“失踪”。面对境远公司的“敦促”,朱先生一直在消极拖延,令本该结束的争议至今未了。我们认为,面对有偿还能力却恶意拒绝履行的企业负责人,相关部门应通力协作,从严惩处,让无良老板寸步难行。
在此,我们借陈女士的遭遇提醒劳动者:实践中,不少企业往往会采用不签署劳动合同,通过合作、外包、分包等意图混淆劳动关系等手段,来逃避用人单位的责任。劳动者在求职应聘时要擦亮眼睛,注意证据留痕,特别是能证明双方间存在人身从属性与经济从属性的报名表、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等,以避免届时不仅没有获得招聘时承诺的优厚待遇,还因为无法证明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在维权中遭到“霸凌”。
“多一分钱我不要,少一分钱也不行。”《凡人歌》里沈琳面对无良老板的霸气回怼,曾引发无数“打工人”共鸣。属于陈女士的9200元合法所得是否能够“到位”,本刊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