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剧《繁花》虽然落幕,但相关话题的讨论度仍在继续。除了被王家卫一手捧红的前中国男足国家队队长范志毅,这位名导的作品中还有不少体育元素。在王家卫的另一部经典代表作《一代宗师》中,咏春拳、八极拳、八卦掌和形意拳四大拳种精彩演绎,令影迷久久难忘。
值得一提的是,八极拳前不久再次登上荧屏,成功亮相《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启动仪式。从之前从事机械设计到如今开馆授拳,八极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八极门会长汤永言正在努力将这一古老拳种发扬光大。
什么是八极拳?张震曾经每天苦练6小时
八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法,属于短打拳法。源于汉《淮南子·墬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如今的“八极”一词用于武术,取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地”。在中国传统武术界,八极拳更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八极拳早在明末清初便流传开来,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张震在《一代宗师》中扮演八极拳高手。电影剧照
八极拳“动如绷弓,发若炸雷”的特征和手脚并用、摔擒合一、架高势小、自然实用,可一势多用甚至一招制敌的综合性优势,在中国武术界独树一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一代宗师》中,张震扮演的“一线天”武功高强。虽然总计只有十分钟的出场时间,但为了充分展现八极拳的精髓,以慢工出细活闻名的王家卫让演员张震专门学了半年的八极拳,每天苦练6个多小时,最终达到了可以参加比赛的专业级水准。
和面练武,体验武术的柔劲透劲
八极拳在上海的传播起始于1947年。当时,八极拳第七代传人王长典独闯上海滩,凭借一身过硬的功夫与恶势力斗争,打出了名气,江湖人称“申城八极王”。
经几代人的努力,上海八极门融各派之长,不仅继承了王长典的拳法经验,更演化出一套将传统八极拳与现代运动理念融合的修习技法,并在上海广泛传播。
八极拳被列为徐汇区非遗项目。受访者供图
出生于1982年的汤永言年纪不大,但已经是上海八极门会长、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八极拳主教练。汤永言出身于武术与中医世家,少年时跟随八极拳大师李学义之子李道轩习练八极拳。他回忆说,小时候学习武术,与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里女主角用功夫和面的画面相似。
“小时候妈妈是开馒头批发店的,我从小就帮妈妈和面,也借着和面练功,体验武术中的各种柔劲透劲。”汤永言说,“一开始只能和二三十斤,到后来就慢慢变成可以和100多斤了,面粉加上水的重量,大概有一百五六十斤。”
从设计机械到传授拳术,练好功夫要专心投入
长大读书之后,汤永言学的是机械设计,中国第一代铝合金自行车就出自他和同事之手。有一次,汤永言在大华行知公园看到有一位老人在练八极拳,他就上前和对方交流了一下,后来汤永言才知道,这位在公园里练拳的老人叫盛清元,他也萌生了拜师学艺的想法。
等到有一天,他带着礼物去盛清元家里拜访时,一进门看到对方家里挂着一张照片,“我一看就傻了,这不是王长典吗?小时候他指点过我的。”原来,王长典就是盛清元的继父和师父,当年他的武馆也开到过蚌埠,他去蚌埠教拳时也指点过汤永言。
汤永言在指导小朋友练武。受访者供图
当时汤永言在嘉定工作,而盛清元住在宝山大华,那时还没有地铁,公交车也要倒两班车,他去一次单程就要花两个小时。为了能早点赶到,汤永言后来索性每次都跑步去见盛清元,“我早上4点多就起来,然后跑步过去,一方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也节约时间。”
这样的生活汤永言坚持了好几年,一直到2008年,盛清元终于正式收他为徒。盛清元告诉汤永言,要想真正练好功夫,就要专心投入进来,把练功当成职业和事业,这也让他下定决心辞掉了原来机械设计的工作,成为师父的关门弟子。先在师父的拳馆代师传艺,师父年老隐退后,汤永言便成立了小小武育堂。
推动八极拳进校园,传承武术要有耐心
十多年来,汤永言的学员弟子超3000人次,且遍布海内外,有不少上班族下班后前去锻炼,希望摆脱亚健康特别是肩颈疾病。随着寒假的到来,也有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去习武强身。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相比于之前自己学拳时的拳谱,汤永言认为,现在的教学需要更加细化,制定具象化的教学计划,让学拳者看懂自己学拳的步骤和目标,“让年轻人和孩子的父母看懂他们在学什么,能学到什么,这些很重要。武术的传承需要耐心,也更需要变通。”汤永言说。
眼下,汤永言除了在不少影视剧担任武术指导,也正努力推动八极拳进入校园,自己撰写的多篇关于八极拳传承的文章被收录在《体育世界》等期刊当中。他表示,八极拳虽然是传统武术,但是在全民健身、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等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争取让更多的孩子们亲身体会这门功夫的魅力,让他们不但能够了解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也能在练习的过程中收获强健的身体和坚韧的意志。”
头图为汤永言在展示八极拳。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