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近150件作品!龙美术馆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4-07-26 13:30

摘要: 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龙美术馆(西岸馆)策划新展“与时代同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展”,精选近150件作品呈现给公众。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与新中国的历史相伴而生的是各个门类的红色文艺经典,新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尤其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曾多次组织重大历史题材的主题创作,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不断出现,众多艺术家开始用写实的方法表现革命历史、革命英雄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革命事迹。与此同时,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歌颂祖国”“服务人民”的时代潮流中,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的笔下,也多有反映新中国社会变迁和祖国建设的主题性创作。


展览海报。馆方供图


龙美术馆馆长、创始人王薇介绍,自己是从1999年开始接触称之为红色经典的新中国主题艺术作品,最早收藏的主要是版画、水粉画和雕塑,2003年收藏了第一件红色经典题材的油画作品,是张洪祥1973年创作的《艰苦岁月》,“因为这部作品曾经收入我们的小学课本,是我当时想要收藏这部作品的直接原因。”


截至目前,王薇已经收藏了300多件红色主题美术作品,涵盖了1930年以来各个时期的创作,其中不乏兼具艺术价值及历史价值的佳作,此次精选的近150件作品,以新中国美术创作的主题为线索,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巨变:建设新中国”主要选取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美术创作中以建设新中国为主题,反映新时代、新题材的作品;第二部分“回眸:革命的时代”则主要展示了表现革命年代和战争主题的作品,是对过往革命历史的回望。


“巨变:建设新中国”版块精选了以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的生产与建设为主题的作品,以及描绘各个不同时期时代新风貌的图像,展现了党和人民对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景。


黎冰鸿创作的作品《南昌起义》。馆方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在1950年创办了机关刊物《人民美术》,在题为《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的发刊词中,倡议全国美术工作者创作新时代的美术新作品。发刊词中要求美术工作者“去体验去把握崭新的形象,新的事件和新的人物”,创作的作品要能够“启发鼓舞、教育群众的建设新中国之积极性”、能够“有益于新中国的事业”。


靳尚谊创作的代表性作品《毛主席视察上钢三厂》。馆方供图


这是一个时代的任务,也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美术工作一脉相承的发展,所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的人民政权后,所面临的时代任务,已经转变到建设新中国的新要求。因此,建设新中国成为了新中国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主题,出现了大量的油画、年画、版画、雕塑、山水画等主题创作,都将建设题材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以体现其时代的新意。


秦宣夫创作的作品《拼搏》。馆方供图


“回眸:革命的时代”版块选取的作品既有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历史时期重要里程碑事件的作品,也有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在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时期的战争题材主题创作;既有对革命历史曲折和艰辛的书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刻画,也有对典型的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描绘,以展现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丰富性。展出的作品主要表现的主题有:毛泽东的诞生地韶山、南昌起义等早期武装革命、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遵义会议后的决定性运动战役四渡赤水、革命圣地延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珍宝岛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绘革命历史不仅成为了许多画家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而且对于推动主题创作和美术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品。


该展览将自7月26日至10月7日。


头图为展览现场。馆方供图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两位90后跨学科艺术家举办双个展...

画雪竹,赋雁阵!任重大展亮相徐汇...

龙美术馆再推十周年特展,160余...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