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8月6日晚,巴黎奥运会第11个比赛日再迎焦点之战,中国“00后”双姝陈芋汐和全红婵,作为“梦之队”双保险出战女子单人10米跳台总决赛。最终,全红婵以425.60分卫冕该项目冠军,上海小囡陈芋汐以420.70分获得银牌,两人以碾压性优势包揽冠亚军。
从东京到巴黎
经历生理和心理双重成长
作为陈芋汐转练跳水前的体操队启蒙教练,刘朝辉在上海看完爱徒比赛后十分欣慰。“当年还是非常不舍得的,但是我们更愿意成就孩子的梦想,尤其看到她今天闪耀巴黎,太骄傲了!”说完这话,刘朝辉有些哽咽,在她心中,比奖牌更闪耀的是陈芋汐从东京到巴黎路上的成长和蜕变。
因为这三年时间里,摆在陈芋汐面前的,不仅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与激烈竞争,她还经历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成长。几天前的双人赛后陈芋汐就曾透露,对比东京,自己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上一次我年龄小,还不太理解奥运会的意义。尤其是双人搭档张家齐经验更丰富,由她作为主导,我其实并没有那么紧张。”而如今,身边的队友换成了比自己小2岁的全红婵,“这让我更加不容有失,压力更大了,对奥运会的理解也更清晰。”
更困难的是,对于女子跳水运动员来说,身体发育问题是一道不容易跨过的难关。东京奥运会夺冠时,16岁的陈芋汐正值青春期,如何在体重和身高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动作的自如与高质量,成为摆在小姑娘面前的另一大障碍。对此,陈芋汐比外界想象中的更加冷静积极,“既然站在这个位置迎接挑战,我就要做好,面对这些挑战所带来的一切压力和困难,半口气都不能松。”
陈芋汐体操队启蒙教练刘朝辉在上海观看奥运会跳水比赛。劳动报记者马亚会 摄影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在中国跳水队的科学计划下,“两小只”一直坚持遵从着严格的饮食控制和科学的体能训练,即便在国际赛场上始终以碾压姿态疯狂摘金,她们的日常训练依然一丝不苟。正是这样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和自律,才让两个人双双突破瓶颈,蜕变了更好的自己。
从近两年的表现可以发现,扛过发育关的陈芋汐越来越沉稳了。无论国际国内赛场,她从未有过大的失误,让人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赛前赛后接受采访时,镜头中的陈芋汐也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言语中透着超乎她年龄的成熟与担当。所以,尽管与冠军失之交臂,但这枚银牌已经足够闪耀。
毫厘之间的差距
“双子星”良性竞争共同成长
当然,到了单人赛场,外界关于陈芋汐和全红婵之间“神仙打架”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事实上,进入巴黎奥运周期后,陈芋汐和全红婵一直保持着“亦敌亦友”的关系。
作为中国女子跳台项目上的“双子星”组合,两人自2022年4月20日在队内测试赛中首次“牵手”亮相起,一直保证着“梦之队”在女子10米跳台双人项目上的荣誉。而在单人项目上,她们也不可否认地互为各自冲冠路上最大的竞争者。
陈芋汐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总决赛中。新华社图
细数一下,近三年来,在世锦赛、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上,两人不断上演巅峰对决、互有胜负:全红婵曾在2023年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荣膺10米台“双金王”,陈芋汐也曾在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以0.3分的优势摘金。在世界泳联副主席、中国跳水协会主席周继红看来,两个小姑娘的实力差距在毫厘之间,“她们训练中都非常努力,都有很高的水平,(胜负)就看比赛的临场发挥。”
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残酷,也成就了两姐妹间惺惺相惜的情谊。陈芋汐曾多次表示,与全红婵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正面的动力,是良性的竞争,互相促进,自己水平才会提高。只有一个人,很可能会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我非常幸运能和全红婵一起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无论是单人赛还是双人赛,我们都是为国出征。作为双保险,重要的是为中国赢下这枚金牌。”陈芋汐说。
头图为陈芋汐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总决赛摘银。新华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