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由上海歌剧院全新制作的歌剧《女人心》将首次以半舞台形式,亮相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莫扎特晚期歌剧的代表作,《女人心》将以全新姿态与上海观众见面。这一版本将由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指挥家许忠执棒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与中外优秀歌唱家克洛艾·肖姆、塞蕾娜·马尔菲、窦乾铭、亚历山德罗·斯考托·卢齐奥、王柏龄、余杨等联袂演出。
“半舞台版”聚焦音乐本质,释放戏剧想象
《女人心》作为由莫扎特作曲、达·蓬特编剧的两幕歌剧,创作于1789年,是莫扎特晚期歌剧创作中的代表作,也被誉为“披着喜剧外衣的哲理剧”。剧作围绕“忠贞试炼”的荒诞设局展开,通过两对恋人情感上的错位与考验,呈现出爱情的脆弱、人性的复杂与社会道德的双重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从《乡村骑士》《丑角》到《爱之甘醇》,上海歌剧院近年来陆续推出多部“半舞台版”制作。半舞台版不是“简版”,而是“浓缩”。它既保留了音乐与戏剧的核心张力,又因为轻量级制作保障了歌剧普及的可行性。保留歌剧核心魅力,同时兼顾演出灵活性与艺术表达的平衡。
一套轻量化的的舞美、灯光,能进校园、下社区、做全国巡演。无需大型舞台与机械装置,可适配音乐厅、多功能剧院甚至高校礼堂等场地,拓宽了演出场景的覆盖面。简化的舞台元素能引导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艺术家歌唱、乐团演奏与剧情情感上,凸显歌剧作为“音乐戏剧” 的核心价值。
指挥许忠表示,在半舞台版这一形式中,繁复的实体布景被精简,戏剧的张力转而通过灯光精准的切割、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舞台空间的巧妙调度以及角色间复杂关系的精准呈现来构建。这使得观众在享受音乐会般纯粹音乐的同时,又能感受到剧场特有的、直指人心的戏剧氛围。
“我们将回到一部‘看似轻巧、实则锋利’的喜歌剧,用更干净的声音、更准确的节奏、更细腻的表演来呈现。我们不仅将完整保留剧中的所有唱段,也将呈现宣叙调中的精华部分,这也是目前国际歌剧舞台上常见的方式。”
中外艺术家兼容国际阵容与本土化表达
与传统的喜歌剧不同,《女人心》并非依靠单一的咏叹调推动情节,而是大量运用了二重唱、三重唱乃至六重唱等复杂精巧的重唱形式。这些重唱不仅是美妙的旋律,更是戏剧冲突的载体与角色心理的显微镜,使得音乐与戏剧达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融合。正因如此,它被誉为“披着喜剧外衣的哲理剧”。
本次《女人心》中,由克洛艾·肖姆、塞蕾娜·马尔菲、窦乾铭、亚历山德罗·斯考托·卢齐奥、王柏龄、余杨等一众来自国内外舞台的中外优秀歌唱家联合献演。他们精妙绝伦的重唱配合,剥离了过于庞杂的视觉元素,引导观众更专注于莫扎特无与伦比的音乐织体与人物微妙的情感变化。
作为该版歌剧《女人心》的总制作,上海歌剧院副院长黄景誉表示,制作汇集了一个星光熠熠且实力均衡的国际阵容,确保了剧中六个角色个个形象鲜明、势均力敌。在声乐指导上,由国际声乐指导拉法埃拉·安杰拉斯特里与中方声乐指导沈烨携手,共同为演员们提供最专业的支持,确保音乐风格的正统与语言的精准。
“与此同时,本次制作的核心主创团队,则全部由上海歌剧院培养的优秀青年艺术家担纲。导演马达、舞美设计朱嘉君、灯光设计刘沈辉、服装设计刘佳玮——这个年轻的团队将负责将这部经典歌剧,转化为当代性的舞台视觉与戏剧节奏。这充分体现了上海歌剧院在注重青年演员培养之外,同样致力于为导演、设计等幕后创作人才提供实践与展示的平台。”她说。
头图为《女人心》“半舞台版”海报。上海歌剧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