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职太太,不用朝九晚五,没有上下班高峰的考验,只需要宅在家里做做家务、带带孩子。这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事业”。
然而,劳动报记者采访了一些全职太太和职业指导师后却发现,在这项貌似光鲜舒适悠闲的“事业”背后,是外人想象不到的艰辛付出,是女性为家庭牺牲个人事业和生活的无法考量的奉献。甚至于,当有一天她们想重返职场时,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辞职回家后,她每天都在“战斗”
今年47岁的皋女士原是某欧洲在华投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几年前,儿子在一家民办重点初中就读二年级后,一下子学业压力大增。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她毅然裸辞回家,陪读!
全职在家的这两年,她把家中几乎所有的家务劳动都一个人扛了下来。每天早上5点的闹钟把她唤醒,起床简单洗漱后立刻进入厨房,给儿子准备早饭:榨果汁、煮鸡蛋、做三明治,有时候还要翻着花样下面条、包馄饨。
6点整,一切就绪,她叫醒孩子,40分钟内督促儿子完成洗漱、吃早饭、整理书包。
最晚6点45分,她必须发动汽车,开车送儿子上学,一定要赶在7点半前到校。
送学只是皋女士一天生活的序曲。从学校回家的路上,她还得去菜场。新鲜蔬菜、活鱼、当天刚刚出厂的豆腐……皋女士认为,孩子学业压力已经很大了,营养绝对不能打折,必须用当天新鲜食材给孩子准备一餐晚饭。
到家,下一个“任务清单”是打扫房间。她一边打开扫地机器人,一边开窗通风,整理儿子的房间,把衣服分门别类、分批次放到洗衣机里,然后再晾晒。
干完这些事,时间已近10点。接下来,皋女士进入“理财时间”:看下当天股票行情、梳理快到期的理财产品、转账打新,还有支付水电煤各种账单、网购家庭生活用品……
中午,她把前一天晚上吃剩的菜加热后,给自己下碗面,有时候就简单做个大杂烩。
午后,疲惫不堪的皋女士终于可以休息了,她利用宝贵的两个小时,睡个午觉,刷一会儿手机……
下午3点,新一轮“战斗”又打响了。皋女士要争分夺秒准备全家的晚餐,有时候还要给儿子烤点饼干以供第二天带到学校做点心。到5点半,她又要出门了——接儿子放学回家。
晚上的时间仍然是以分钟计的,清理饭桌、碗筷后,她要陪儿子打半小时乒乓球。等儿子开始写作业了,她开始逐条看当天的班级家长微信群。等到她自己洗完澡上床,几乎每天都快到12点了。
皋女士说,辞职回家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闺蜜、朋友联系很少,也因为不上班,她几乎不买新衣服和包鞋,少有的个人时间也只能追追剧。
“家里主要经济来源都靠老公,收入是还可以,但老人就有些想法,在他们的观念里,以前都是一边上班一边管孩子,现在在家‘啃老(公)’总不是长久的事。”
皋女士还告诉记者,她原来上班的公司,不仅有养老金、公积金,还有补充养老金。而辞职后,她只能按照最低档标准缴纳养老医保金,公积金也没交。“这两厢差距有好几倍,之前有几个月我忘记交,结果看病医保卡都无效了。”
99%的受访者:全职带娃对女性有负面影响
皋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在我们的调查中,不少全职妈妈说,自从没有了收入,家里事无巨细都要丈夫决定,大小开销都得问丈夫要钱,在家的地位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因为社交圈越来越小,接触的人大多也是全职太太,渐渐与社会脱钩,曾经的理想似乎日益远去。
根据劳动报微信公众号“醒来”针对“全职带娃对女性生活带来的影响”的调查:仅不到1%受访者认为“没什么大影响”;45%的人认为“社交面、视野越来越窄”; 43%认为“容易产生心理、情感问题”;41%认为“经济不独立,家庭地位低”。
重返职场,她找了一份打杂的工作
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全职太太并不会选择“终身全职”,在孩子长大、学业稳定后,她们最终还是想回归职场。但面对重返职场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她们显然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在儿子成功考上市重点高中后,皋女士开始考虑重新回归职场。2019年,她开始投放简历,目标是外企行政管理岗位。然而投出的简历都是石沉大海。
后来在朋友帮助下,她入职一家事业单位,岗位是非编行政总务管理人员。两个月后,她再次裸辞。“主要是感觉无法适应单位的复杂人事关系,领导心思无法揣摩,要求很高,下班后还要回复微信群消息,心力交瘁。”
在家赋闲1个月后,她又托人帮忙进入一家事业单位下属企业,从事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但用皋女士自己的的话说,就是“最低端的打杂”,处于整个公司最底层。
从昔日的外企中层,到如今的小公司打杂,经历了职场“断崖式下降”的皋女士感叹:太难了!
上岗一周就离职!职场适应成新难题
“我们每年大概都会碰到十几例全职妈妈重返职场的个案,她们自身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静安区首席职业指导师孙一蕾告诉记者,有个全职太太,因为夫家条件很好,结婚后就在家相夫教子,后来在孩子9岁的时候离异了,不得不重新找工作。“因为她大学毕业后从来没有上过班,知识也断层很久了,给她推荐了行政文员的工作,但是适应不了职场,做了一个星期就离职了。”
根据劳动报微信公众号调查显示:
逾63%的受访者认为“长期在家与职场脱节,谋职能力降低”;
超过62%的受访者认为全职太太回归职场“难以找到当初满意的职位,不得不降格应聘”;
58%的人认为全职太太“知识老化、能力降低,无法适应职场节奏和竞争环境”;
近40%的人认为即使重返职场,她们“在家庭与职场间找到平衡点也不容易”;
有24%的人认为,“企业不会优先雇佣有过赋闲在家经历的女性,会给她们贴上吃不起苦或能力不够的标签”。
孙一蕾表示,家庭牵绊、是否能够快速适应新职场节奏、知识能力断层,这是企业在招聘全职太太时存在的三大顾虑。
“有些全职太太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但她从前的经验能否胜任当下的工作,存在认知变差。”因此在求职时,孙一蕾也会建议她们在薪资、岗位等方面稍退一步。
宝山区首席职业指导师李弘则告诉记者,一些离开职场5年以上的全职太太,虽然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历,但没有了年龄优势,原先的工作技能会退化,还面临着知识、技能迭代。“她们的岗位可选择面更少,面对的竞争更大。”
李弘表示,有意愿重返职场的全职太太一般集中在孩子入园、入学后,她们的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全职时间在3年左右。“这些相对年轻的全职太太,在年龄和已婚已育方面拥有优势,但她们目标定位不清,对于市场薪酬、工作压力强度都不了解,虽然求职难度不大,但在工作强度、职场关系上很难适应。”
制图:王嘉露
头图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