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时评|制造业“用工荒”,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1-09-03 17:23

摘要: 来自本报的深度调查显示,申城不少制造企业存在较大岗位缺口,却很难吸引到人。


制造业又缺一线员工了!


来自本报的深度调查显示,申城不少制造企业存在较大岗位缺口,却很难吸引到人。而与其相对应的,则是大量年轻人投身于外卖、快递等灵活就业新业态中,甚至“引流”了不少原先从事制造业的青年人。


不仅如此,在一些“智造”企业中,情况也不容乐观。普通工人在这些企业中的用工比例逐年下降,高薪难觅与企业匹配度高的高技能人才,工人平均年龄为中年,工厂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人力资源呈现出结构性供给新矛盾。


制造业招工难,早在21世纪初就出现“症状”。当时,珠三角的企业已经喊出“招人难”、“用工荒”的口号。但20年过去了,不仅“招工难”依然难,更是从珠三角蔓延至长三角,从东部沿海城市扩展到内地,从以往每年的春节假期发酵为常态化,从传统制造企业升级至科技“智造”企业。


这究竟是为何?


最新的七普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规模仍然较大,达到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然而,总量充足并不代表行业能“吃饱”。就上海而言,本地户籍的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一线制造业,而原先的劳务输出大省因为自身发展需求,近年来也在想尽办法留人。由此造成了制造业劳动力供需在上海这个局部地区失衡。


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在导致制造业的招人难。近年来,我国的就业状况出现了明显变化,那就是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在减少,而服务业从业人员却在不断上升。二三十年前,“去沿海地区工厂打工”是内地无数待业青年的第一选择,而如今,到大城市送快递、送外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优先职业选择。服务业特别是新兴行业所具备的“红利”、工作环境的相对舒适和宽松,相对而言更吸引年轻人。


正因如此,中国制造业正在逐步丧失对就业者特别是年轻求职者的吸引力。


本报对于“上海蓝领择业观”的问卷调查,给出了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制造业蓝领在渴望工资福利的同时,普遍可以接受工作累点,但同时也更看重行业前景和工作晋升空间。


而这,恰恰是目前制造业的三大软肋。


首先,不少制造业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利润水平普遍不高,工人工资的支付能力与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相比较弱。工人的薪酬直接与加班多少挂钩,看似拿的不少,实则付出更多。


其次,制造业的工作环境不容乐观。在不少劳动力密集型的工厂里,工作枯燥、青春搁浅,冷冰冰的生产线上少有温暖。劳动者每日重复单调的机械式操作,即便可能拿着白领级别的工资,却与当前年轻人追求自由、热爱生活的天性格格不入。


除此之外,高技能培训的缺失是导致年轻人放弃进厂的重要因素。不少制造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对员工没有长远规划,缺少轮岗学习或者定期培训的机会。长久以来,从来只知道“填坑”,却不知道培养,又怎能期望得到收获。


制造业要想“留住人”,必须首先自身要焕发荣光,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北斗组网、高铁飞驰……从高端装备到精密仪器,从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中国制造为何能吸引世界瞩目,高、精、尖,且拥有自主研发技术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占领高价值产业链的上游,是制造业摆脱目前困境的当务之急。原地踏步,只停留在代加工、代生产的阶段,利润率无法得以提升,就只能被动应付,叫苦不迭。


制造业想要得以发展,还需各项国家政策助力。一方面,应该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充实和调整。另一方面,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引导资本、资源向战略关键领域聚焦,支持重大短板装备攻坚、重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等,推进制造业创新突破。


制造业要增强吸引力,企业还必须进行内部薪资体系改革,向一线工人倾斜,让一线职工有获得感。“工人伟大”、“工人光荣”的理念不仅停留在纸面,更应落实在职工的工资条上。曾几何时,上海八级工的薪资甚至比厂长还要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对技能人才的重视。


此前,上海市总工会会同多部门发布的《深化新时代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行动方案(2021-2025)》中,也明确提出职工待遇要得到提升,要在重点企业行业和区域推动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建立基于岗位机制、能力素质、业绩贡献、工作年限等要素的激励制度。要研究制定企业工资指导线,发挥其对产业工人收入增长的引导作用。同时,给予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和股权激励制奖励。


制造业要人才“回流”,就要充分发挥技术工人在企业中的骨干作用,打通晋升通道,使得技术工人这一行业的人才能够看到希望。只有企业真正把工人作为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才能让技术人才回归制造业,以此达到转型升的目的。


制造业要“补短板”,还需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订单培养”蓝领技工,助推更多实践型人才的诞生。让学生一技在手,就业有前景,升职有前途。


除此之外,“劳动教育”也至关重要。没有青年人,一线技工从哪里来?让年轻人变得热爱劳动,让孩子在劳动中感受到劳动光荣,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这既能强健体魄,又有利于磨砺意志。重视劳动教育,对受到冷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所裨益,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技术、劳动的兴趣,为“中国制造”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企业集体合同需报送审查!15日内...

制造业用工荒②|“中年危机”下的...

经办网点覆盖全市各区!留学人员申...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