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进”赛|“四叶草”日均70吨的生活垃圾去哪儿了?这群“清道夫”在大后方保障日产日清(视频)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1-11-09 13:20

摘要: 第四届进博会期间,每天预计产生70吨展会垃圾,而距离“四叶草”3公里的城投环境徐泾基地,承担着日产日清的重任。


第四届进博会期间,每天预计产生的会展垃圾数约为70吨。距离“四叶草”3公里的城投环境徐泾基地,被视为进博会垃圾清运保障的大后方。如何做到日产日清、安全防疫?从前端运输到末端处置,有这样一支“清道夫”的保障队伍在有序运转,提供看不见的服务。


日均70吨垃圾实现日产日清


下午14时许,一辆装运干垃圾的收集车从国家会展中心的垃圾箱房出发,驶向3公里之外的城投徐泾基地。


约15分钟左右的时间,车辆就抵达了目的地,迎接它的是平台操作员王爱国。只见他一身防护服,手持消杀喷枪,绕着车身来了一次360度全方位消杀防疫,而这正是徐泾基地对于“四叶草”生活垃圾专用收集车的特殊礼遇。



作为进博会期间国家会展中心垃圾清运保障的大后方,这已经是徐泾基地第三次参与进博保障了。“我们基地是在2019年投入使用的。”城投徐泾基地经理李建清告诉记者,那一年,“四叶草”迎来了第二届进博会。


据预测,今年的第四届进博会,每天预计会产生约70吨的生活垃圾,其中既有参展展品的一些外包装,也有部分的一次性餐饮设施。“鉴于目前的防疫举措,对于‘四叶草’产生的这些垃圾都要做到日产日清。”李建清直言。


凌晨2点还在为清理垃圾而忙碌


城投徐泾基地主要承担的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既要与来自“四叶草”的前端垃圾收集部门实现无缝衔接,同时,又要在规定时间内将这些收集入箱的垃圾运送至天马焚烧厂。


运送垃圾有何难呢?平时你们不是也要处理周边居民的生活垃圾吗?面对记者提出的疑问,李建清耐心地解释了起来。


原来,因为进博会的展会时间跨度比较长,“四叶草”内的垃圾点位又比较分散,因此,对于大后方的徐泾基地而言,其作业时间也势必要进行延长。“为了确保防疫安全,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垃圾是需要等到每晚10点闭馆以后才能进行收集和运输的。”李建清告诉记者,“为了实现日产日清,有时候一忙起来,就是凌晨1、2点, 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如期开馆。”



可以说,有序运转的背后,是各道流程环环相扣。据李建清介绍,今年,在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徐泾基地落实“四专两定”,即做到专人、专车、专箱、专位和定点、定时,打通前、中、后端全环节的转运绿色通道和内外沟通渠道,同时,尽全力调度所有资源,严格遵照制定的保障方案,全力以赴投入到进博会垃圾转运的保障工作中。


今年,集装转运车还用上了新发明——干垃圾卸料助推装置。据李建清介绍,一些布展垃圾比较蓬松,不易倾倒出来,这时需要人工辅助卸料,不仅占用了场地,还可能二次污染环境,降低工作效率,影响车辆运转次数。于是大家集思广益,一同钻研解决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新装置效果显著,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卸料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清道夫”专人专车每天出车近6次


按照规定,从“四叶草”收集来的垃圾,在卸料平台被送入了指定的1号“进博位”,每装满15吨为一箱,驾驶员就会在第一时间出发,将其运送至焚烧厂进行末端处置。



记者了解到,徐泾基地最早一辆集装转运车有时在凌晨4点就出发了,经过1个小时的车程抵达天马焚烧厂,平均每个驾驶员一天要出车5-6次。


49岁的吴玉辉就是这群“清道夫”中的一员。“说不辛苦那是假的,每天五六趟车跑下来,体力消耗可不小。”吴玉辉直言,进博会举办了四届,自己参与了其中三届的保障工作,辛苦之中却也是一种光荣。



进博会期间,为了防疫需要,“清道夫”也都集中在单位的宿舍内休息,这也意味着他们约有一周的时间不能回家。每一个人都出于随时待命状态,只要垃圾箱装满,就要发车运输。


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清道夫”吴玉辉又接到了新的运输任务。戴上口罩、穿上防护服,打开车门,一脚跨进自己再熟悉不过的车厢内,出发!



摄 影:颜筱依
摄 像:颜筱依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动“进”赛|凌晨三点,为一块会...

劳动“进”赛|日行3万步,遍布4...

劳动“进”赛|“天眼”全面感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