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你和企业化解劳资矛盾,还能无缝衔接给你推荐新岗位。有了这种服务,你原先无奈与忐忑的心情是不是好了许多?
1月25日,记者从闵行区人社局了解到,该区率先在沪推出“乐业调解”联动机制,让劳动者在与企业争议调解时,同步能获得就业服务,从而力求做到“一帮到底”。
调解成功为何压力仍在
“被老板辞退了,拖欠的工资还没发给我,我该怎么办?”、“我拿到的补偿怎么那么少,还能不能问公司要点?”……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劳动纠纷问题,快速化解矛盾,维护双方权益是劳动争议调解的“传统功课”。
闵行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经济发展新旧常态因素交织,各种新就业形态也逐步涌现,致使劳动关系领域的新旧矛盾并存,劳动争议形势呈现更多样、更复杂、更严峻的局面。为了能够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矛盾,调解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区人社部门发现,虽然通过调解,劳资双方能“有话好好说”,矛盾也可以得到快速化解,但不少劳动者的心结其实没有完全放下。
“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需要重新再寻找工作。”该负责人指出,而对于一些年龄偏大、就业能力较差的劳动者来说,这个“关”可不容易过。他们往往需要走出“调解门”,就要投身于市场之中,带着压力寻觅新的再就业机会。
联动服务真正解开心结
“柔性调解”与“就业帮扶”能否合二为一?闵行区率先在沪开展了探索,在全区范围内推出“乐业调解”服务机制,覆盖区级所有劳动关系调处部门和14个街镇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
例如,在闵行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内,除了原有的“法律咨询工作室”、“心理援助工作室”能够为劳动者提供贴心的“解忧”服务,如今就全新设置了“就业服务工作室”,给劳动者一站式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失业保险、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全模块就业服务,从而为争议调解后劳动者的就业需求量身定做“个性化”方案。
日前,闵行区内一家大型商场决定闭店,涉及在岗员工70余人,其中解除合同的50余名员工中,大龄失业人员有23人,工种集中在楼层管理、收银、保洁、保安等基础性岗位。
其中,一位唐女士因为家庭条件较差,协商劳动关系解除时顾虑重重。为此,联调中心在为其争取权益的同时,第一时间积极引导就业,先后送上了五个岗位供其选择。最终,她很快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了,和原公司也顺利协商完成。
“有了‘新饭碗’,‘旧饭碗’也就更能放得下了。”像唐女士一样,还有好几位劳动者也在闭店时经就业推荐后成功转岗,真正解开了心结。
专员制“一帮到底”
“既然是帮忙,就要帮到底。对很多劳动者来说,一个岗位才是真正的心中所需。”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劳动争议调解除了“案结”,更要做到“人和”,才能是真正“事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闵行区、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都设置了“调解就业服务专员”,通过现场接待、电话咨询、平台报名等方式,为有需求的劳动者提供相关就业服务。对涉及群体性劳资矛盾事件的,在调处过程中一并安排就业服务介入。在对企业重大劳动力调整需组织三方会审时,区、镇就业服务部门会提前介入,有针对性地安排职业指导专场。
其中,对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将推荐其前往相关的职业培训机构参加政府补贴技能培训;对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劳动者,指导其办理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和失业保险登记手续;对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提供3次以上匹配就业岗位推荐服务,特别为就业困难人群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对有创业需求的劳动者,则提供扶持政策咨询并跟踪进行指导。同时,探索合法合规的灵活用工机制,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调配,达到稳岗稳就业的目的,有效预防化解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