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工打工不易,辛苦钱怎能欠着不给?1月27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自去年11月以来,本市积极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累计检查用人单位3554户,涉及职工24.18万人。经查实,存在拖欠工资情况的用人单位953户,涉及职工1.82万人,其中农民工0.65万人。对此,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依法予以查处,集中打击了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单位。
此前,十多名农民工来到金山区人社局执法大队受理接待窗口,反映枫泾镇某项目工地拖欠农民工工资。监察员立即联系到总包单位项目负责人,开具了《欠薪处理通知书》,要求项目部尽快核实欠薪情况,及时化解矛盾。
由于该项目未真正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有关规定,总包单位对该项目监管力度不够,分包单位日常管理流于形式,日程用工管理资料缺失严重。总包提供的施工现场的电子考勤与部分班组长提供的考勤存在差异,部分班组考勤时间与工程量核算不对等,导致工资结算有很大争议,三方就工资数额无法继续协商。
为此,金山区人社局执法大队决定,对来访的农民工中无工资结算争议的先行主持协商,签署工资支付协议。但由于工程已经完工,大部分农民工已经离场。为了快速解决矛盾,线上、线下同步核对工资:在外地的农民工在收到微信传输的《工资数额确认书》,打印后签字按手印将原件寄至大队;同时请农民工录制工资确认的视频,统一发送至分包单位,由分包单位进行核对确认,无异议后再发放工资。最终,分包总包、农民工三方签订了承诺书和工资支付协议,涉及67名农民工从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期间的工资报酬总计77万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本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采取多种举措,加大对侵害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2021年,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按期结案率达到100%。在查处中,向社会公布10家单位的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对符合条件的30家单位,按照规定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并推送至各信用信息平台,由各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对严重违法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16家单位,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海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共收到欠薪线索19650件,办结率与解决率均位居全国前列。下一步,申城将在健全欠薪矛盾预警机制、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政府工程项目的工资支付监管、落实各项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根治欠薪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