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一则“腾讯应届生怒怼领导”的消息正在网上发酵。
这位员工实名表示不满,称为确保宣传页面按时上线,开发人员持续一周高强度完成超过200 项产品和设计的修改。希望同事在被迫加班时“好好想一想”,用健康年轻的躯体、用高强度加班,换来所谓的奖金奖杯,到底值不值。
有意思的是,在这起事件中,拍案而起的是一名刚入职不久的员工,而其他同事不仅没有对持续的加班表示不满,甚至有人还将“视之为荣”,写入了自己的年度小结中。
“加班”成为了一种“企业文化”,早已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常态。相关调查显示,有76.15%的互联网从业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5小时以上。
明明面对着明显的违法行为,大多数人却见怪不怪。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控制着收入的分配。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含金量够高,有调查显示,2021年度的行业平均薪资达到了15600元,正是这种高薪、高福利带来的是高门槛和激烈的竞争,许多人挤破头也要想要进入大厂。
所以,哪怕明知企业有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得不承受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大多数职场人也只能“忍”着,最多只是私下的吐槽和抱怨。
高收入不是企业侵权的借口或是理由。这位应届生的这一举动看似“天真”,却让他成为了不是“沉默的大多数”,也揭开了互联网大厂的不规范用工真相。
我们需要表扬这位同学,需要更多劳动者自主积极维权的举动,也需要企业的自我反省和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从而能切实遏制畸形“加班文化”,让违规加班没有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