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从海外旅游的“老兵”到社交电商的“新人”!“四十不惑”的她,为何选择此时转行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2-06-22 13:17

摘要: “对一名职场人来说,转行并不可怕,或许可怕的是你选择躺平,停滞不前。”孟令燕如此说道。

清晨,孟令燕醒来。


今天,她的日程依然满满当当——朋友圈的文案在等待撰写、团队的培训计划需要修改、产品的最新推荐目录需要更新……


作为沪上首批从事海外旅游市场的“老兵”,过去的孟令燕不曾想到,自己“四十不惑”之时,却变为了社交电商行业不折不扣的“新人”。


“对一名职场人来说,转行并不可怕,或许可怕的是你选择躺平,停滞不前。”孟令燕如此说道。


曾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光时刻”


从小,孟令燕就对“看外面的世界”充满梦想。


“因为工作原因,父亲经常出差,他时常会带我去别的城市,那些不一样的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孟令燕告诉记者,正因为如此,她志向于旅游行业,并在2001年时投身于这一行。


时光倒退20年前,“出境游”还是当时很多国人“想都不敢想”的新鲜事物。许多人难以想像,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公民因私出国只有21万人次,平均每年7000人次,且绝大多数是华侨和侨眷。2002年开始,才逐步实行了凭户口簿、身份证按需申领护照制度。


如今,很多人都“无所谓”的新马泰旅游,放在20年前要1万多元;而至于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更是价格高昂,更别提什么马尔代夫了。


“当时,我进入了一家德国旅行社在上海的办事处,成为了这一行业的先驱者,见证了出境游市场的火爆全过程。”孟令燕表示,刚开始的时候,她们带的都是公务团和商务团,此后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国陆续面向中国公民开放出境旅游个人签证政策并简化办理手续,老百姓生活也逐渐富裕,出境游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黄金年代”。


“简直可以用行业的盛世来形容。”孟令燕至今仍用兴奋的语气回忆道,最夸张的时候,可谓“单子接到手软”,她整天忙碌于联系、安排、沟通、下单,甚至彻夜不眠,“因为要和国外同事商量。”


那个时候的孟令燕,最习惯的是倒时差,最擅长的是带团队。


此后,她的老板出于个人原因,选择了离场。孟令燕和一些老同事选择继续坚守行业,通过不断整合丰富的境内外优势资源,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当时的她们觉得,自己拥有的是很多旁人羡慕的“高光时刻”,“能为国人提供看世界的机会,又能赚钱,又能自己出去玩。”


也经历过痛苦的“至暗时刻”


转折点,来自于2020年的新冠疫情。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非常乐观。”孟令燕表示,自己也经历过2003年的SARS,“当时的感觉,最多也就是几个月,况且疫情一旦过去了,还会迎来报复性的旅游反弹。”


所以,她和合伙人甚至开玩笑地说,“之前那么多年我们太累了,就当给自己放个长假吧,休息休息。”


万万没想到,这个“休假期”竟长达两年。


自2020年以来,疫情对旅游行业造成的重挫,不言而喻。作为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孟令燕突然有一天惊慌地发现,自己居然好长时间没有收入,甚至开始倒贴。


“我努力过,想过很多办法,想要探索一条新的出路。”孟令燕表示,比如她曾尝试过转型国内游、文化游、主题游……但每一次只要疫情反复,努力就会白费。


这两年,被她称为自己的“至暗时刻”。“我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因为疫情不行了,还是本来自己就不行了?”孟令燕坦称。


那种自我否定、自我抵触的负面情绪,把曾经围绕在她身上的高光感、成就感冲刷得丝毫不剩,留下的只有问号——已然“四十不惑”的一个职场女人,该去哪,能去哪?


带着这样的困惑,利用每次疫情的休整期,孟令燕都在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成长,学习系统创业课程,参加创业大赛,参与组建企业商学院,系统学习财商知识,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和视野,积累和复利自己的资源、能力和圈层……


一边不断地学习成长,一边不断地复盘自己的职业生涯,最终,一个新的机会来临了。


转行但不代表抛弃自己梦想


“这一次,我选择的行业,一定要是下一个风口。”孟令燕告诉记者,20年前,出境游就是“乘风扶摇三千里”,是当时的“蓝海”。但是旅游行业的缺点也在这次疫情中暴露无遗——高度依赖人与人的聚集和交流,必须要线下进行。


最终,她通过自己在创业大赛、组建商学院、系统财商学习方面的拓展的认知和积累,挑选了一家名为“石上生活”的社群电商平台,这个将“社群团购+个人成长+直播短视频”三个当下风口相结合新型商业模式深深吸引了她,选择从新人开始,一步一步学习“玩转”私域流量。


“对一名职场人来说,转行并不可怕,或许可怕的是你选择躺平,从而停滞不前。”孟令燕如此说道,“每学习一个新鲜事物,就会如同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我的优势在于,20年的旅游行业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和人脉,他们对我很信任,也愿意购买我推荐的商品。”孟令燕表示,其实所有商业模式的根本就是做“人”的生意,自己只要做好服务,给大家提供超出预期的价值,相信一定会赢得人心。


于是,曾经朋友圈的“线路推荐”变为了“货品推荐”,曾经写惯旅游计划的双手开始尝试着写起推广文案。说起自己现在的工作,她笑语嫣然,但你能想象到背后需要的付出和勇气。


有意思的是,孟令燕转行了,却没有抛弃自己孩提时的那个梦想。


“我只是离开了传统的旅游行业,不代表我未来不能进入全新的旅游行业。”她认为,疫情改变了许多商业模式,旅游业今后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我就不能利用自己在电商行业形成的IP和在私域运营方面习得的方法论,今后再次回归旅游业,打造出全新的产品和运营方式呢?”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求职遇上“元宇宙”,还有这些玩法...

严厉打击!上海治理技术技能类“山...

旅游学院的毕业生:疫情前兴冲冲填...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