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队伍长度近1公里,入场人数1.78万人!三年来最大一场线下招聘会人气“爆棚”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李美慧 发布时间:2023-02-25 17:25

摘要: 2020年以来本市举办的最大规模线下招聘会在沪举行,其人气“爆棚”。

从兴义路到延安西路,蜂拥而来的求职者把世贸商城围了个“半圆”,排队总长度达到近一公里,高峰时期光进场就得等上约一刻钟……


2月25日,2020年以来本市举办的最大规模线下招聘会在沪举行,其人气“爆棚”,众多高校应届生纷纷赶来,希望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不少学子均表示,随着疫情结束,感觉今年求职的机会更多,获取职位的信心也更大。


截至记者发稿时的数据显示,本次招聘会累计入场人数达1.78万人,收到简历数共计3.5万余份,达成初步意向近1万人。现场职业指导和政策咨询超过1000人,直播带岗活动参与人数超过20万人。


市就促中心主任周国良表示,超大型线下招聘会的举行,也是经济复苏和市场释放的积极信号,现场火爆表明了企业正在加快复苏经营转好,也意味着应届生求职心态更为主动和积极。


求职学子“赶早”入场


“好久没见到这样的排队场景了。”站在世贸商城外,一位现场的工作人员看着满满当当的人群,由衷感慨道。


的确,面对沪上“三年来最大一场线下招聘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积极性有些出人意料,会场门口原本布设的蛇形通道全部“上阵”也不够用,到了11时左右,队伍长度已经从兴义路上的4号门排到了延安西路上的2号门,绵延长度近一公里。

以往,线下招聘会的“黄金时间段”往往是在10时过后,但记者发现,今年应届毕业生“赶早”心态强烈,9时左右,整个场馆内已经是人头一片,更有部分高校是包车前来。在部分摊位前,甚至出现了求职者“等”企业HR入场的场景。


“早点入场,给企业的印象会更深刻。”上海理工大学的封同学告诉记者,她和室友商量下来觉得,头一批递交简历,还能和企业的招聘负责人有更多交流,所以两人特意赶了个大早,“我们9点不到就到了,没想到同行的人也不少。”


记者在现场发现,9时30分左右,招聘会内已“人流如潮”;10时30分左右,场内已经开始反复播放广播,提醒已投递完简历的求职者及时离场。


企业尽可能拿出岗位招聘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的预告一经发布便吸引了1200余家招聘单位报名参加,企业的热情也可见一斑。最终,主办方精挑细选了其中的千家企业入场招聘,提供岗位超过2.5万个,其中提供面向高校毕业生的“雏鹰起飞”岗位超过1.5万个,月薪过万岗位超过3200个。


现场招聘岗位不仅涵盖先进制造业、建筑业、科研与信息技术业、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重点行业,还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业见习基地设立专门招聘区域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此外,主办方还联合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人社部门邀请当地120家知名企业来沪招聘。


记者发现,此次参加招聘的企业发布的职位,绝大多数都是面向应届毕业生。春秋航空的现场招聘负责人就表示,伴随着旅游业的复苏,企业也是扩大了招聘的规模,此次带来的管培生、运维保障工程师、产品专员等,都欢迎应届生前来投递简历。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也是现场的热门摊位,其招聘负责人表示,和往年相比,应届生“求稳”的心态较强,尤其是部分海外留学生和高学历人才,也愿意首选国企,因此他们今年也是尽可能拿出较多的岗位,满足应届生所需。


位于金山区的朗润迈威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面对如此众多的求职者,也大呼“人真多”,“因为此前我们一直在网络招聘,没想到线下招聘会会吸引来如此众多的求职者。”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正在进入发展期,需要大量人才加入,所以今年的应届生岗位相对往年可谓不减反增,“考虑到我们在郊区,所以我们在招聘启示上特意贴出告示,提供交通、住宿、福利餐,吸引年轻人前来。”


学生期望薪资已升至万元


那么,对于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期望薪资是多少呢?


记者询问了多家大学的学子,发现理工科普遍的渴望水平线已经到达了税前万元,相对于前两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


“我想选择的岗位是数据分析师。”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在校学习的是统计类,择业方向是互联网企业,“我大致看了看,心理价位应该就是1万元左右。”


小孙和小庄是上海体育大学医学技术专业的应届硕士生,因为之前一直专注于做实验、写论文,所以才刚刚投入求职大潮。在现场,她们给十家企业投递了简历,期望薪资在12000元到15000元之间,今天看到的岗位中,大部分都能满足。上海理工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的硕士生小韩也有同样感受,“来的企业比我想象的多,尤其是生物医药方面的公司还挺多的,整个招聘氛围也很好。”


相对于理工科,文科生的“待遇”就没那么好了。“我觉得理科生真的太幸福了!只要是理工科,简历基本都能‘塞’进去,但是文科生就没有这么幸运。”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应届硕士小杨告诉记者,这些年对外汉语的对口工作并不好找,所以她正在把条件放宽,广泛了解行政管理、党群管理、人力资源、新媒体运营以及编辑、文案、策划等方向是否有合适岗位,期望能拿到8000元到10000元的月薪。今天招聘会上她和同学找到了三个可以尝试的岗位,但只有一家央企开到了9000元以上,另外两家公司开出的都是6000元左右。


“两头热”还需解决结构性矛盾


求职火,招聘也热。对此,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表示,这种“两头热”的火爆现象,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企业正在加快复苏经营转好,从而释放出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求职者的心态也变得愈发积极,“找工作”而不是“挑工作”的成为主流。


据了解,这次招聘会不仅停留在线下,也不仅停留在今天。在线上,本次活动同时依托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开启“千企万岗线上云聘会”。所有线上参会单位均通过本市“法人一证通”或“电子营业执照”验证,确保信息真实有效。线上云聘会不仅同步提供招聘会现场的岗位信息,每天还将实时更新更多用人单位的最新招聘需求,为求职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岗位选择。


目前,上海公共招聘平台已实现网页端、“随申办”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小程序的多端口便捷登录,满足各类求职者的使用需求。平台每日有效招聘岗位超过5万个。求职者通过随申办直接查询“公共招聘”,即可开启掌上应聘。


“帮求职者找到岗位,帮企业找到人,政府要用力,关键是解决结构性矛盾。”周国良表示,目前就业市场上岗位充足,但部分应届生的预期与企业的实际招聘需求仍然存在着落差。对企业而言,当然要尊重劳动者的价值,要给予必要的薪酬,这样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而对求职者而言,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行业非常重要,同时希望求职者能在工作中发挥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共同成长。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职场人如何获得更高收入?调查显示...

职场脱口秀:“做四休三”,真的还...

工资保证金到底咋办理,现场就能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