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话题|年轻人害怕和领导打交道,职场有必要“向上管理”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3-12-03 16:17

摘要: 无论你是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久经职场的老人,要想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就需要科学的“向上管理”。

在职场里,员工和领导通过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被称为“向上管理”。在60、70后领导的眼里,80、90后的员工不爱开口,不做反应,工作态度很成问题;00后则号称要“整顿”职场,于是不喜欢向领导汇报工作。在很多打工人眼中,“向上管理”似乎离自己很远。然而,无论你是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久经职场的老人,要想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就需要科学的“向上管理”。


观点一

不敢、不愿跟领导交流,是职场最大“拦路虎”


互联网时代极大扩展了人们的眼界,许多年轻人不甘于被职场陈规打压,尽力维持自己的个性。在年轻一代职场人的眼中,他们更在乎自身能力的发展,往往将与上级沟通视为一种“压力”或负担。


但实际上,缺少与领导沟通,可能会在工作中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不与领导沟通,职场人难以第一时间得到工作上的内容以及反馈,这样不利于工作后续开展,耽误工作进程、降低工作效率,同时还会让自己脱离整个工作团队。长此以往,不仅会经常做一些无用功,让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无法达到正比,还会在工作中让自己感到非常劳累和疲惫。


脉脉社群里,一个某知名互联网平台企业员工发帖吐槽:见证了身边很多优秀的同学背上C绩效被裁,觉得莫名惶恐。其实他们能力都很强,只是因为不太擅长表达,或者不会向上管理,惨遭离职,确实挺可悲的。


从这张帖子不难看出,职场人如果缺乏与领导沟通,可能会导致错失重要的机会和信息。当你与领导保持沟通和联系时,你更容易了解组织中的情况和变化,从而更好地把握机遇。没有及时了解和应对机会可能会导致组织失去前进的动力和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你可能无法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且可能会错过公司内部的新职位和机会。


观点二

“向上”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


回到大多数人所在的职场环境,组织中一定是存在“上”和“下”的,也许很多人扭曲了“向上管理”的意思,鄙视溜须拍马,但真正的“向上管理”绝不是简单地拍马屁,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


首先要理清的是,“向上管理”这个概念并非网络新词,而是由著名管理学家杰克·韦尔奇的助手罗塞娜·博得斯基提出,她将自己14年的助理生涯整理成册,出版发行。


在她看来,管理需要资源,资源的分配权力在你的上司手上,因此,当你需要获得工作的自由资源时,就需要对上司进行管理,实际上是与上司进行最完美的沟通。


有观点指出,真正的“向上管理”是能与领导拥有同一种视野,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以更主动的姿态,向上输出你的思考、你的专业、你的担当。拆分开来:“向上”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管理”则是一种直接、真诚而正直的影响。


而“向上管理”具体的行动和心理,也并不是说真的要你去“管”上司,或命令和控制上司,而是通过高效沟通,说服和影响上司,给你提供支持,帮助,便利和资源,为你创造条件,从而使你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为公司创造最大化价值。


观点三

与领导建立共识,同频共振


从年轻一代职场人的角度看,不喜欢向领导汇报工作的原因很多,比如不喜欢被束缚、不喜欢被盯着等等,但其中一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该什么时候、以及怎么向领导汇报。


不少管理学书籍总结归纳了一套“向上管理”的实践方法:首先,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是第一位。在工作中一定要花时间领会领导的意图,并按照上级的安排和部署去做;其次,努力做到像领导一样思考。向上管理,就是向上理解上级,站在上级的角度思考,善于和上级建立良好关系。因此职场人要花点时间,认真学习和琢磨领导这个层级思考的角度和关心的问题,那么在无形中,自己也会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进行思考。


此外,跟领导保持良好互动。这种良好互动,既包括公开的工作关系,也包括良好的私下关系。和领导的沟通绝不仅仅限于正式汇报场合,要善于主动和领导进行非正式交流,这不仅是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更是建立彼此了解和信任的前提。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职场人,“术”业有专攻,“向上管理”的关键还是要用专业引导上级。专业可以拉近你和上级的距离,只有专业能够让你和领导进入“互赖阶段”。


总之,职场人应有这样的意识:“向上管理”也是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是一种现代职场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观点四

过度“向上管理”也不可取


当前职场领域,“向上管理”的确是一个热词,很多人将个人职场成功与绩效提升的关键锁定在“管理上层”这个焦点上。诚然,职场中上下级互动不容忽视,理解并支持上司做好工作很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人将“向上管理”误解为阿谀奉承或者“对付”上司的代名词,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误己误人,耽误工作。


在字节跳动的官网招聘信息中,在阐述“坦诚清晰”的企业文化时,提到了一个明确要求:实事求是,暴露问题,反对“向上管理”。


字节跳动把“向上管理”放在“坦诚清晰”的对立面,放在“实事求是、暴露问题”的对立面。在他们的理解中,“向上管理”的异化结果是: “为了让上司满意而包装结果,而不是直接沟通问题,从而使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而低效”。


很多人确实把“向上管理”领会偏了、用偏了。


有观点指出,职场人如果目光向上,全部盯在领导个人的身上,很容易忽略组织与全局,忽略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与协同,无视自己的真正职责与担当;另一方面,将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场工作关系,转变为单一的上下级直线关系,执着于领导的一言一行,就会忽略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将自己的能力进行有效聚焦。


这一观点承认“向上管理”的必要性,但认为不能突出或者过度解读这一现象。合理适当的向上管理无需解读,但当单独将其提取出来的时候,就因避免盲目地理解或者行为的偏执,沦为“小聪明”和“耍手段”的代言。


90后观点

“向上管理”不是基于“要让上级满意”


时下,“向上管理”几乎成了职场人入门必修课,被很多培训课程、公众号推文等作为一种“术”过度解读。


但随便搜索到一本同名书的目录,就会发现内容似乎“走偏了”:“瞄准领导的节拍”、“挖掘领导隐藏的深意”、“扮好‘下属’角色”……“向上管理”被传授成这样,难怪字节跳动在招聘信息中对此明确做出要求,意图要在文化上旗帜鲜明得和它划清界限。


不过,笔者认为,首先要肯定的是,向上管理是有必要的。但这种必要不是基于“你要让上级满意”,而是 “你要对工作产出和结果负责”。而管理本身,无论是“向上管理”还是“向下管理”,它都是一种直接、真诚而正直的影响,而不是不可言喻的“奉承”、“踢倒”或者“暗中操控”。


分析这么多,给“向上管理”赋予一个概念:它是基于对工作绩效结果的负责,积极主动地去和你的上级进行良性合作和互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直接、真诚而正直的影响力。


70后观点

向上管理的根本是了解上级


向上管理是指通过与上级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实现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策略。


笔者以为,向上管理首先要了解上级。了解上级的工作风格、喜好和期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适应他的工作方式,并提供更符合他需求的信息和帮助。


同时,要建立信任。与上级建立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诚实、可靠和透明的工作表现,赢得上级的信任和尊重。


与上级进行清晰、有效的沟通是向上管理的重要方面。确保你能够准确传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能够听取上级的反馈和指导。


总之,向上管理需要能够了解上级、建立信任、进行清晰沟通、主动承担责任并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这些策略,你可以更好地与上级合作,实现工作目标,并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职场话题|职场人在办公室沉默寡言...

职场话题|职场人闻团建“色变”,...

私拿公司10个茶包就被解雇?法院...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