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来务工人员来沪就业,该选择哪个行当?不妨看看上海为助力稳就业扩就业精心打造的劳务品牌。8月28日,记者从长三角公共就业服务示范项目展暨上海市人力资源协作洽谈大会上了解到,本市为12个特色鲜明的劳务品牌进行了授牌,其中就包含了“上海阿姨”、“虹口养老照护师”、“崇明海洋装备工”等特色品牌。
品牌效应实现稳就业
“我们现在登记的家政从业人员有1万多名,96%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于安徽、四川、河南、湖北等地区,平均月收入都能达到万元。”佳禾家政公司的负责人熊园梅告诉记者,如今企业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依然很大,“因为订单还是络绎不绝。”
图为“上海阿姨”的展示台。 市人社局提供
在现场,“上海阿姨”劳务品牌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记者了解到,上海家政行业协会积极对接多个劳务大省,对当地愿意从事家政服务且有外出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失业和待业人员采取送教上门,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等,帮助她们在沪实现就业,目前累计培训已经达到4000多人。许多外来人员在沪当起了月嫂、育儿嫂等,收入非常可观。
而提供社区居家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的“虹口养老照护师”,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沪上岗的优选。据了解,“虹口养老照护师”现已带动14000余人稳定就业,与全国各地政府、高校达成异地就业合作协议,为务工人员搭建稳定的就业扶持平台。
“还有崇明海洋装备工,依托于江南造船、振华重工、沪东船舶、中远海运在崇明的发展布局,目前共吸纳5万名海洋装备工在此就业。”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来沪人员就业处处长王加文如此说道。
据了解,此次上海市人社局与云南省、河南省等11个省市人社厅(局)签订新一轮人力资源协作协议。三省一市人社部门还签订了长三角公共就业服务联盟协议,通过健全区域公共就业服务合作机制,共谋协同发展、共享经验成果、共筑合作品牌,助力营造更优就业创业生态。
提供6000多个招聘岗位
开幕式上,本市启动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对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集中提供政策落实、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不断线就业服务。
当天举行的重点企业招聘会,聚焦重点企业用工和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需求,设置半导体集成电路及新材料、生物医药、机械设备、家政及养老护理等8个专区,并在“上海公共就业招聘新平台”设立线上招聘专区。据统计,近500家用人单位参与现场招聘,提供逾6000个招聘岗位,累计收到简历共计1.1万余份,达成初步意向近3600人,现场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超过500人。通过“上海人社”官方抖音号、微信视频号、B站号,以及“支付宝就业”等平台开展的直播带岗活动参与人数近8万人次。
上海哈威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徐丽静告诉记者,此次公司带来了多个岗位,其中硬件工程师的月薪可以达到1.2万-1.7万元。
智慧招聘找工作更方便
不仅如此,招聘会现场还同步开展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并开辟了智慧就业体验区域,提供职场AI招聘助理、AI“一句话发布职位”等数字化产品体验服务。
图为智慧就业体验区。劳动报记者 罗菁摄影
记者现场体验发现,依托人工智能,今后找工作将会越来越方便。例如,能“刷脸”投简历的“1号求职机”吸引了不少求职者前来尝试体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在上海静安、长宁、杨浦等多区进行布设,无论是社区驿站、商务楼宇还是机场酒店,求职者都能轻松投递简历。
除此之外,能24小时直播带岗的AI数字人主播、模拟真实面试场景的AI面试指导设备等也一一亮相。对于求职者来说,只需几步操作,就可以完成岗位申请、简历制作、面试、培训等,非常简易方便。
头图为招聘会场景。劳动报记者 罗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