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求职、数字招聘、虚拟人面试……“智慧就业”触手可及,AI这样评价——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4-12-23 15:10

摘要: 面对多元化的就业群体,AI技术的引入与大数据的运用成为了普遍趋势。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4年,伴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迅速发展,面对多元化就业群体,AI技术的引入与大数据的运用成为了普遍趋势,在招聘与求职的双向过程中,无论是劳动者还是企业,使用相关数字化和智能化产品早已不稀奇。


那么,面对“智慧就业”,AI的评价是怎样,又会对未来做出怎样的期待呢?我们和AI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4盘点——


记者问:2024年,AI技术在智慧就业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AI回答:2024年,AI技术在智慧就业领域已经发挥了多种重要作用,提升了求职者与雇主之间的匹配效率,并改善了招聘流程的各个环节。以下是几个关键方面:


1、简历筛选与职位匹配:AI算法能够快速分析大量简历,并根据职位要求自动筛选出最合适的候选人。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可以理解简历内容和职位描述中的语义,从而实现更精准匹配。


2、智能面试系统:一些公司已经开始使用基于AI的视频面试工具,这些工具可以评估候选人的言语表达、情感状态以及非语言信号,如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提供客观的评分和反馈。


3、职业指导与培训推荐:利用机器学习模型,AI可以根据个人技能、兴趣和市场趋势为求职者提供定制化的职业发展建议,同时推荐相关的在线课程或培训项目以帮助他们提升竞争力。


4、从职位发布到录用通知,整个招聘过程都可以由AI驱动的平台来管理和优化,减少人为错误并加快响应时间。


记者调查:

沪上各类AI产品纷纷涌现

数字化实现就业“互联互通”


AI模拟面试、VR虚拟求职、刷脸智能应聘……当前,AI技术带来的全新求职体验正在吸引不少年轻求职者。


对着设备屏幕刷脸,15秒就能投出一份求职简历,从而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去年在上海外滩大会上首现的“1号求职机”,如今你在上海不少招聘会现场甚至是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内,都能找到其身影。


据了解,“1号求职机”能够直接连接至“上海公共就业招聘新平台”,求职者仅需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完成个人信息授权,便能即时浏览周边的工作机会和企业详情,并迅速创建个人简历,实现职位申请的快速提交。此外,求职者还可利用“随申办”平台追踪职位申请的状态,享受从申请到录用全程的便捷服务。这一流程不仅保证了职位来源的可靠性,同时也将传统冗长的求职步骤压缩至短短15秒内,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记者从智联招聘了解到,当前智联招聘以平台海量的用户画像数据、行为数据为基础,应用大数据、AI技术为求职者和职位创建了庞大的数据标签体系,全方位勾勒人岗画像。


例如,在智联招聘标签体系中,仅财务职位的标签就多达360个,可为精准匹配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在彼此寻找时,平台依托知识图谱与机器学习技术,根据标签把需求双方推送给彼此,促成双方“双向奔赴”,有效地节省了筛选信息的精力,并能识别双方真实诉求,离最优的结果更近。


你的面试官,很可能不是“人”,而是“数字人”。如今,AI面试在求职过程中已经非常普遍。在杨浦区的一场招聘会上,不少求职者就在AI职业测评区进行了模拟面试,先完成职业性格检测问卷,然后开始答题。AI面试官能够带来新奇的体验、轻松的交流,也减轻了企业招聘流程中负担。


行业声音:

颠覆传统招聘模式

实现“大规模定制”


根据一份《AI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现状调研报告》指出,AI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招聘体验,提升了招聘效率,更在精准匹配人才、提升招聘质量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数据显示,超过35.4%的企业表示正在初步规划AI技术在招聘中的应用,并正在积极考虑如何将其纳入招聘流程中。另外,有19.2%的企业已经开始了小规模试点,开始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招聘的某些环节。就金融行业而言,目前已有57.2%的金融 企业迈入AI招聘的初步规划或者小规模试点。在简历筛选环节,AI的应用率达到33.9%,其中AI面试占比为17.9%。


CGL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庄华告诉记者,传统的招聘模式通常是基于标准化复制的方式,忽视了每个候选人的“千人千面”。目前,公司通过AI找寻合适候选人并推荐给用人单位的时间效率,比原来人工搜索提高了30倍,人岗匹配度高达94%,猎头顾问整体人效提高了近7.2倍。在其看来,未来AI不仅可能颠覆传统的招聘模式,更可能引领整个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大规模定制”。


畅想2025——


记者问:在招聘求职方面,你认为明年AI技术会得到怎样提升?


AI回答:展望2025年,AI技术在招聘求职方面的应用预计会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提升方向:


1、更智能的简历解析与匹配:AI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简历中的信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AI可以更好地预测候选人的潜力和发展可能性,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职位推荐。


2、增强的情感分析与软技能评估: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AI面试系统将不仅能捕捉语言信息,还能感知语气、表情变化等非言语信号,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候选人的沟通能力、情绪智商和其他软技能。


3、全面的数据驱动决策支持:AI将整合更多维度的数据来源,为每个候选人构建更为详尽的职业画像。


4、强化的职业发展辅导:基于AI的职业规划工具将成为常态,它们能根据个人兴趣、行业趋势等因素为求职者量身定制职业路径,指导他们如何提升特定技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5、更加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和交互方式:比如虚拟助手或聊天机器人,将使求职者在整个求职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服务。


总之,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将在招聘求职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增强了人性化服务,促进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头图为求职者在尝试“1号求职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职场脱口秀|生育友好岗,工作生活...

照顾“娃”可实行弹性工作制!上海...

允许带着科研成果兼职创新创业!上...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