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杭州一家“假装上班”公司火了。只需每天支付30元,就能在这里拥有一个“工位”,两个多月内吸引了三四十人前来“入职”。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全国已有多处以“假装上班”为名义的公共办公空间。
这种现象看似荒诞,实则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对于生活秩序感、社群归属感以及社会认同感的深切渴求,这也是年轻人为工作付出“真实努力”的写照。据了解,来这里“假装上班”的人中,只有少数是不想工作的,“过来拍个照片发给家里人看一下就走了”,大多数都是正在找工作或需要办公场地的人。
不少暂时待业的年轻人来这里学习“充电”、投递简历、远程面试,在比较稳固的生活节奏中积极寻找下一份工作,同处这段时期的人们也会形成互助社群,共享求职信息、互相鼓励。
也有更多长期居家办公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这里办公,希望通过规律作息和集体环境,帮助自己保持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对正在创业的人来说,与人交流也能碰撞出更多新的创意。
暂时止步不意味着原地“躺平”,“假装上班”也不是虚掷时间、金钱。在租来的空间中,年轻人在真实地工作,或为日后的工作真实地努力。在时刻变化的世界中,这些以“假”谋“真”的年轻人,正锚向自己希求的未来,想方设法前行。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