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烦薪事”妥善解决了!实际办公地远在千里之外,“试用期不合格”被劝退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5-08-14 14:51

摘要: 该区最新公布了一批劳动纠纷多元调解和案前化解等案例,其中就有不少与“烦薪事”相关。

遭遇欠薪心烦意乱,该怎么办?近日,记者从杨浦区人社局了解到,该区最新公布了一批劳动纠纷多元调解和案前化解等案例,其中就有不少与“烦薪事”相关,通过人社部门的积极努力,这些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破解异地欠薪困局


近日,五角场街道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协调中心接到一起欠薪工单,内容显示为某公司员工赵先生投诉被拖欠工资并要求多项赔偿,合计金额近4万元。


电话中,赵先生满腹委屈道:“公司辞退我太突然了!加班费也没给够,年假也没休,这些钱都是我该得的!”


案情看似清晰,但当劳动关系协调员询问公司具体联系方式时,一个新困境浮出水面:公司实际办公地远在珠海,上海仅设销售办公室,没有配备专业人事负责人,甚至找不到一个能拍板的高管在当地对接。


面对现实困境,劳动关系协调员并未退缩。虽然传统的“上门面谈”在此刻已不通畅,但几经周折确认联系方式后,劳动关系协调员的电话终于连线了公司总部的人事专员。经核实后,确认赵先生曾书面申请离职的事实记录,因此其要求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主张依法不能成立。


不过,通过公司人事与赵先生核对考勤表与工资单明细,对加班时长计算方式、未休年休假的具体天数、最后出勤日与工资结算截止点的衔接进行交叉比对,最终数据漏洞还是凸显而出。公司不得不在电话另一端坦诚承认确实存在核算疏漏,部分加班记录没有被准确计入,年假天数也存在出入。


最后,双方基于清晰的事实与各自法定权益边界的认知达成了和解共识:赵先生确认放弃不成立的违法解除赔偿请求;公司泽针对遗漏计算的加班费、年假工资及结清最后出勤期间的工资,一次性补偿其合理款项共计5000余元。一桩跨越上千公里的欠薪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试用期快结束突遭解雇


“我在公司勤勤恳恳,没出过任何差错,凭什么现在试用期快结束,公司突然就不要我了?”电话那头,来电人小张非常激动,声音充满委屈与不甘。


原来,这位刚步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突然被公司人事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劝退,却得不到任何书面解释,也未出具合法依据。更令他心寒的是,辛苦工作一个月的工资也面临拖欠。


延吉新村街道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协调中心接到电话后,调解人员火速联系企业,展开调查。通过劳动关系协调员的抽丝剥茧,终于揭开了违法解除的真相,该用人单位目前并未建立规范的试用期考核制度,同时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决定也仅依据领导口述评价。


经过多轮调解,公司的态度从强硬抗拒到诚恳认错,最终握手言和。小张拿回了应得的工资;公司给劳动者出具了不记载负面评价的离职证明,并承诺完善管理制度。


整整两个月没拿到薪水


近期,有劳动者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其在国伟路某公司工作时,被拖欠了2个月工资。


殷行街道劳动保障监察服务队了解到,该劳动者在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已正式成为该公司员工,不错的工作氛围和较好的同事关系让其对这份工作感到满意,但不曾想公司近期却出现了工资拖欠的问题,确实已整整两个月未收到应得的薪水。而公司方表示由于公司资金链断裂,经营情况紧张,目前无法将工资正常发放至反映人手中。


同时,调解人员还敏锐地捕捉到与反映人一家公司的其他员工也同样存在被拖欠工资的情况,于是立即通过已建立的区域企业网格化管理台账进行查询,发现确实有该公司员工正在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在不断的调解与努力下,公司承诺将在接下来将以分期支付的方式,陆续为反映人补全欠缺工资,同时,对于其余存在未收到工资的员工,将通过电话沟通等途径协商支付方式。最终,劳动者与公司负责人达成一致,目前第一批工资发放已经完成。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发布歧视性招聘信息被罚5000元...

上半年新增就业33.07万人,“...

女职工产假社保补贴8月底可线上申...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