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长三角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高级研修班在沪开班,今年还首次在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上特设“上海人社”政府开放日环节。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本市不断完善人事人才体制机制,目前已有328万专业技术人才活跃在各行各业,高、中、初级职称比例稳定在1:3:6。
“这个班的名额可谓十分火爆,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抢到的。”学员谭丹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从事的领域是道路运输数字化治理方向,当前尤其关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创新科技在行业内的运用,而研修班的课程设计非常精准地聚焦在这些方面,“对于行业内的从业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参加此次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中,一大半以上都具有副高级职称,可谓是沪上综合交通领域的核心工程人员。
对此,上海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祝颖华告诉记者,本市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项目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四大重点项目之一,旨在提升各行业人才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创新创造能力和整体素质,紧跟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实施。
祝颖华表示,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上海全市的专业技术人才规模已经达到了328万人,高、中、初级职称比例稳定在1:3:6。其中,60%以上的群体是工程技术人才,总量超过了180万人。
“我们希望这些人才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从中级、副高到正高级,最终能够成长至具备解决重大项目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卓越工程师。”祝颖华如此说道。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全球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洁则表示,此次研修班主要聚焦“智慧交通、跨区域协同治理”等前沿方向,通过专题授课、案例研讨、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为学员构建从理论探索、技术创新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知识体系,“我们将聚焦AI技术的实践化运用,让学员能够在岗位上进行实操和转化。”
据悉,今年3月市人社局就启动本市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项目选题征集工作,经科学遴选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79个项目,这批项目中科技创新领域项目占比超70%,三大先导产业相关项目占比近60%。不仅邀请企业技术骨干走进课堂,亲身体验高端智力资源的集聚效应,还组织“我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活动,由优秀学员分享在交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出行等领域的实践成果,生动展示专业技术人才在城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上海累计出台25个全系列职称改革办法,实现了职称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上海每年约4万人参加职称评审,其中民营企业人才超60%,每年1千余人取得正高级职称,1万余人取得副高级职称。
头图为研修班现场。劳动报记者 罗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