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动画专业教师谢晓凌:“共享妈妈”与“学徒晓凌”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0-06-11 17:06

摘要: 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的谢晓凌老师有两个亲切的称呼——一个是同学们口中的“共享妈妈”,一个是她自称的“学徒晓凌”。

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的谢晓凌老师有两个亲切的称呼——一个是同学们口中的“共享妈妈”,一个是她自称的“学徒晓凌”。这些年,她深情地爱着教学工作,爱着每一位学生。她与罕见的病魔斗争极其坎坷,仍坚强乐观地温暖着身边人。面对工作与生活,谢老师有一句口头禅:“人生值得,别让我趴下!”

 

 

要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才

 

1978年出生的谢晓凌老师今年43岁,投身教育事业有10余年光景。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她曾在知名的东映动画公司工作。“当时动画是一个新兴行业,教师资源相对稀缺。我读研的时候我的老师就问我愿意不愿意投身教育,我当时思考了很久,觉得应该答应。动画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行业,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而教育作为传播方式,能真正把中国动画振兴起来。”

 

生活中的谢老师温柔随和,课堂上却是另一番严谨模样。她说,自己不允许同学在课上玩手机,“当然,作为老师我们上课也要讲得有意思,让学生觉得好玩、想学。”谢晓凌的课堂有各式各样有趣的练习,上课的气氛也很活跃。

 

谢老师希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才。为辅导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她还曾在假期把学生留在家中辅导。“其实,当时这几个学生是比较后进的,他们的毕业设计很多老师不愿意带。”在她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要因材施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他们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自己解决了。”“共享妈妈”的“小灶”改变了不少学生的人生,还曾有一位后进生,通过努力考上了加拿大知名动画学府的研究生。

 

动画是厚积薄发的艺术

 

谢晓凌的微信名叫“学徒晓凌”,她说这是她给自己的人生规划——永远在学习的路上。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小学生’。”谢老师笑称当了老师之后更知学海无涯,“学生会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有些问题也是我无法预测到的,那么我就要学习,让自己学得更多,这样才可以教学生。”

 

同时,她说老师和学生也是教学相长的。“比如他们有时候会发现某一个‘非主流’的小软件,再通过几个软件的搭配做出更好的动画效果。也比如我们如果要制作一个赛博朋克主题的动画,那就需要懂得很多知识,像机械原理、建筑原理,还要有强大的想象力。”

 

“我们教给学生的是设计的理念和积累的经验,但到了真正的实践层面,动画其实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艺术。它不仅需要动画师在动画领域钻研,还需要我们在其他领域博采众长。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人生值得,别让我趴下

 

谢晓凌语速飞快、笑容灿烂,各式各样的小动作很多。仅凭第一印象,很难让人联想到她与罕见病魔抗争多年的坎坷经历。

 

大约10年前,谢老师在一次学校体检时被发现罹患中晚期恶性肿瘤,且病例极其罕见。“这个病例在上海是没有的,而全国只有五例,世界上记载的只有20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活下来的案例。”历经三次手术、六个化疗周期,谢老师的病情得以控制,但即便如此,日常生活中仍需细心维持。

 

谈及这段经历,记者问得小心翼翼,谢老师言辞间却是淡定而释怀的。“在历史的风尘中每个人都是小小的一粒沙尘,既然我们那么微小,又如何能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她说,教学是她所选择的传承生命、留下痕迹的方式。手术过后没多久,她就又投入了学校的教学中。从宝山的家中到松江大学城,每天通勤时间就要5小时,对讲台的热爱让她始终坚持。

 

近年来,她先后获得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主持开设的《动画雕塑》课程被评为上海市重点课程。

 

“我给自己列了一个单子,单子上是想做的一百件事。其实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列,人是有拖延症的,如果你不去做的话你就一直不会去做,所以你给自己列一个单子,每天就督促自己去干这些事情。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动画专业教师谢晓...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年底须完成,...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明年重点督导教...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