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下午,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整体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正式投入生产运行。根据测算,未来10年,该工程将产生近40亿元的经济效益,为“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提供强劲的航运支撑。据悉,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及施工单位职工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环保要求高、特别是新冠疫情突发等多重困难,确保工程提前交工运行。
长江口是长江的入海通道和咽喉,其中的第三级分汊形成了一北一南两个航槽。北槽目前已经建成为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是长江口的主航道。“2025年、2030年长江口货运量将分别达到17亿吨和20亿吨。尤其在2030年左右将会急剧增加,航道在满足通航需求方面将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江海联运、江海直达船型也呈现进一步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这些都对长江口航道在江海直达、江海联运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交通运输部按照交通强国建设总体部署,决定实施长江口南槽航道一期工程。该工程的建成,标志着长江口在现有12.5米深水主航道的基础上,再添一条长86公里、水深6米、宽度600米至1000米的优质辅助航道。项目职工先后克服了三段环保避让期带来的有效施工作业时间缩短,台风、大雾、寒潮等恶劣天气带来不利影响等困难。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及施工单位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重重困难,确保了工程提前交工运行。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后,长江口航道局党委迅速成立了4个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在深入分析疫情和水上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长江口航道工程建设和航道维护坚持稳步有序、属地管理与垂直管理相结合、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和终止(延长)分期分批换班的原则。项目职工在最困难的时刻仍然以高标准自我要求,以身作则,实现“长江口的速度”,保障“长江口的平安”,最终确保了工程按期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