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品上新,听工匠科普,上海工匠馆国庆内容精彩纷呈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 发布时间:2020-10-03 15:21

摘要: 十一假期,上海工匠馆“上新“了,不仅有新展品,更有展品背后的工匠专家来到现场和观众互动。

十一假期,上海工匠馆“上新”了,不仅有新展品,更有展品背后的工匠专家来到现场和观众互动。连续三天,王曙群、徐志荣、田明在工匠馆和观众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从天宫一号、到第一台桑塔纳再到28纳米的芯片,这其中的经历可谓波澜壮阔,当事者的讲述则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度。一位大学老师李瑞杰带着自己九岁的孩子来到工匠馆,听完这些故事看完展馆,他很兴奋地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工业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孩子之前根本不知道我们造一台桑塔纳都会如此波折,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这次在工匠馆,我和孩子是一起好好学习了一番。”


      


不止展品上新

更有专家讲述


这个十一假期,上海工匠馆内活动连连,首先展品进行了更新,新推出了第一辆桑塔纳的制作和拼装过程。1982年,由7位师傅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拼装出了桑塔纳,这辆车,可以说是改变了中国的汽车制造行业。而在展台前,当时的历史照片,当时第一台桑塔纳采用的发动机等物品出现在了显要的展位中。此外,宝钢当时在1985年,由宝钢一号高炉的第一炉铁水浇铸出了第一块生铁块,极具历史意义,这也铸就了大国重器的脊梁,该展品也出现在了馆内。


值得一提的是,从10月1日到10月3日,连续三天时间,王曙群、徐志荣、田明三位专家出现在馆内,在各自行业的展位前和观众讲述背后的故事,并和观众互动交流。王曙群,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2016年上海工匠。他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突出贡献者。10月2日下午,他现身馆内,讲述天宫一号背后的故事。当时,为确保天宫一号对接工作顺利完成,团队积累了150万个数据,攻克了对接机构对接锁系“刚柔耦合”调整的最大难关,使柔性传动对接锁系快速精准地调整到同步,保证对接工作的顺利完成,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


王主席在天问展区为小伙伴们进行讲解2.JPG

在和观众的互动中,王曙群表示,航天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实力体现的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不断加大投入,正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还透露,未来中国航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去攻克,比如年末就要去到月球将地表土壤取回地球进行研究。王曙群生动,平实的讲述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回应,尤其是一群孩子们围着,问着各种关于太空的问题,王也一一耐心解答。



此外,在上新展品第一台桑塔纳轿车制作的展位前,曾经7位师傅之一的徐志荣回忆起了三十多年前的难忘岁月。1982年,7位师傅在车间里安装了10多米的手推导轨,在“不敲不打”,只拼装的情况下,用了一个多星期拼装出第一辆桑塔纳,上海师傅徐志荣就是其中之一,他完成了所有的四门摇窗机,门内装饰板、避震器、大灯、后灯等部件的安装任务。徐志荣说,当时的困难是,几乎没人知道,一台桑塔纳有多少零件,这些零件如何安装,其实拼装的一个多星期已经是最后的工作了,当时一辆车5200多个零件,德国方面用集装箱运来,我们拆开一看完全傻眼。“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去摸透这些零件,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电瓶和我们之前接触过的型号完全不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而今天,来自华虹集团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田明也和现场观众分享了国内领先的40纳米和28纳米等先进工艺平台从研发到量产的过程,国产“智”造正在深入每一位国民的生活中。


150余位观众预约

这样的形式大受欢迎


记者了解到,三天专家的讲解,每天都有50余名观众现场预约,三天合计超过150余位观众和专家面对面互动交流。“不仅有新展品,更有专家的互动,这样的形式我们非常喜欢。”来自上海高校的老师李瑞杰告诉记者。


在当天参观时,李瑞杰带着他九岁的孩子一起,孩子特别喜欢航天的内容,在天宫一号的展位前久久不愿意走开。李瑞杰说,这是他和孩子第一次来到工匠馆,他从头到尾已经看了一遍,儿子觉得意犹未尽,又返回来看了一遍。“以前也带他逛了很多馆,这是没有过的,看来,孩子是真的感兴趣。”李瑞杰表示,工匠馆内按照时间轴的发展,分四个部分,脉络非常清晰,观众一目了然,加之国庆假期又有专家现场讲述,他感觉这次的行程,充实有收获。


李瑞杰告诉记者,肯定会来二刷甚至三刷的,“我们时刻关注着,今后有啥新的活动,我们肯定也会来参加。”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
责任编辑:裴龙翔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国庆我在岗丨“最美物业人”袁欣:...

国庆我在岗|塔吊司机吉差拉哈:“...

我的打工人朋友|宝大祥南京东路店...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