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大场景下快速进行人员检索和识别?如何在金融获客领域实现人工智能的应用?今天,2020“浦东杯”长三角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进入巅峰对决。
大赛始于今年6月,历时4个多月,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广东、重庆、四川共79支团队。经过初赛评审、辅导打磨等一系列赛程,最终,10支优胜团队脱颖而出,进入决赛。记者从活动现场看到,进入决赛的参赛项目覆盖当下普遍受关注的智慧医疗、智慧楼宇、智慧商业、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参赛选手就项目的创意、技术路线与解决方案进行现场演示,针对裁判组的提问进行激烈答辩,气氛紧张且热烈。据了解,此次大赛将项目的可落地性、可复制性、可推广性作为主要评分依据。后期,对于大赛中涌现的优秀团队、项目及方案,大赛组织方将牵头积极对接企业孵化器、对接采购方及社会资本,助力成果在浦东生根发芽。
决赛现场通过爱奇艺、百度同步直播。据悉,赛程还未结束,就有线上观赛企业通过组委会表达与获奖项目的合作意向。
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年赛事有所不同,今年,除核心赛事外,本届大赛还创新引入“人工智能进校园”、“人工智能在线讲堂”、“微信知识竞答”、“抖音话题征集”等系列活动。通过录制在线直播课程,实现活动线上线下的全方位互动协同。据统计,开赛以来,有近5000人参加了人工智能线上知识竞答活动,3000余名学生、12000余名企业职工观看了人工智能在线讲堂的科普视频。同时,大赛还开设了抖音短视频话题征集活动,开展人工智能产品介绍、技术展示,更大范围普及人工智能知识。
表彰仪式上,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党委委员、所长助理赵代江对大赛的举办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2020年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关键年。疫情之下,世界见证了人工智能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将人工智能确定为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之一,AI已经实现了“量变到质变”,正迈入与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次大赛的举办,将有力助推企业与社会共同应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接旺盛的人才需求,促进产教融合、产学育人,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