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是上海边检总站上海机场边检站十五队队长。20多年来,他严守入警誓言,做祖国钢铁大门上的一颗钢钉,为捍卫祖国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练就识别真伪的“火眼金睛”。
高波曾经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两次获评“上海劳模年度人物”,现在又成为了全国先进工作者。
高波的工作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他带领的15队担负着浦东国际机场口岸违法出入境案事件审理等工作。防控疫情输入的非常时期,边检民警除了要配合海关检疫、卫健委对所有入境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询问等工作,他们还要做好对“网追”人员的临时监管工作。
看似风平浪静的机场口岸,其实时有暗流汹涌,犯罪分子暗地里的蠢蠢欲动,常常会被保持高度警惕的边检民警看出破绽,随之便是一场场斗智斗勇甚至是惊心动魄的较量。上海机场边检民警们,以他们的忠诚和勇毅,从不畏惧违法犯罪分子各种狡猾的挑战,并且不断取得胜利,坚决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波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擒贼擒王,追捕蛇头
2015年底,在旅客进出的关口,一名内地旅客欲办理出境手续,向边检民警递上护照。一丝异样没能逃过民警的眼睛——照片是重新打印过的。办案人员通过系统一查,果然,这个旅客是用别人的护照重新打印了照片,企图蒙混过关。
高波在听取了民警的汇报后,怀疑他们背后隐藏着同一个组织者——“蛇头”。以前,因受技术手段的限制,想要将偷渡集团一网打尽要花费极大的功夫。如今,在高波的带领下,上海机场边检站十五队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并且拥有一支精良的情报研判团队。
一场捉拿偷渡组织者的追剿战打响了。
通过梳理多起案件线索,调取大量监控录像,配合大数据的比对与分析,一个名叫“老林”的人浮出了水面,可以确定这人就是“蛇头”,也是数起偷渡案的幕后组织者。接下来就是设置关卡“守株待兔”了。高波胸有成竹,“老林”利令智昏,一定还会露头。
果不其然,2016年8份的一天,“老林”在南方的一个口岸出现。上海机场边检站早已经将有关信息发给了全国各个口岸,从入境第一天起,他的行踪就在民警的监控之下,很快就落网了。
依靠科技,依靠团队
高波在工作中的诀窍是依靠科技,依靠团队。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后,证件鉴别业务量剧增,工作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完全依靠人力,单纯依靠吃苦耐劳的精神已经难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高波认为,在边检工作中要实现高度的准确率,必须要依靠先进的专业技术手段。实际上,从他刚入职机场边检站就开始
了旨在提高鉴证技术水平的钻研。
1999年,参加工作才3年的高波就协助他的证研入门师傅聂警官,编著了一本能帮助检查员快速辨别证件真伪的工具书。之后,他搞证件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先后编撰了一系列专业书籍,填补了我国边检机关在证件鉴别领域的多项空白。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激发高波探索开拓新的证件鉴别技术。他先后参与设计开发了证件鉴别查询系统和平台,并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11月中旬,高波从一份国外恐怖活动通报中获悉:在前不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在巴黎制造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中,中国公民樊××不幸遇害。
几乎在同时,高波在互联网有关报道中获悉一条非常更重要的信息:巴黎警方从一个暴恐分子身上搜到一本伪假X国护照。据外媒有关文件透露,某国际组织的暴恐分子从X国有关机构抢走了1万多本空白护照,还抢走了签发设备。
这意味着,只要在空白被盗护照上填写伪假的信息,恐怖分子就有可能借此闯进世界各国制造恐怖活动!
高波心中一惊,立即将这个情况向上级汇报,同时立即针对这个特殊情况,着手对X国护照进行系统大数据分析,目的是在看似真护照上快速查验出伪造的身份信息,以严防恐怖分子蒙混入境我国。
高波带领他的团队迅速制定了一套有针对性的鉴别方法,并转化为前台快速查验的技战法,这犹如在口岸布下了一张大网。
果不其然,一段时间后,一名手持伪假X国护照的C国人企图从上海口岸蒙混闯关。保持高度警惕的上海机场边检民警立即用准备好的技战法进行查验,很快查明其真实身份,并依法对当事人作出处理。
随后,又有多起类似使用X国伪假护照企图闯关的外国人被查获。严密的防控措施,给了国外恐怖分子一个巨大的警示。
强化技能,打造“国门名片”
高波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标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细措施”的工作要求,出色完成2019年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和第二届进博会安保工作中,加强出入境信息排查、提升证件鉴定水平、强化重点人员核查,全面织密口岸管控防线,为口岸查堵、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带领队伍查获违法出入境案件121起162人次,调包偷渡案3起10人次,排查出变换身份在逃人员信息150条。在进博会安保期间,成功阻止2起3人次中东籍疑似涉恐人员入境。
获评“上海劳模年度人物”后,高波更是积极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带领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高波证研工作室”的成员们勇做移民工作的开创者和拓荒者。
他们一是坚持“信息先导、预警先行”,建立出入境证件大数据样本库,研发“数据综合分析系统”“世界各国护照签发规则分析系统”和“世界各国护照资料页防伪评估系统”,为口岸管控工作增添一把“智能分析锁”;二是坚持人才培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加强人才培育力度,先后派17名骨干到北京、厦门等研发机构开展培训学习,邀请上海市公安局刑警803刑科所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培训,不断提高证件鉴别能力,先后有8人获评上海边检总站高级证件研究员;三是坚持交流合作,发挥工作室“学习园地”的作用,先后与贵州、厦门、黑龙江、重庆、吉林等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学习交流团队开展现场互动交流,共计20余次、170余人次,选派11名民警到全国出入境证件鉴别培训班、国家移民管理局常备力量第一总队、吉祥航空公司等进行授课70余次。
与此同时,高波带领团队积极扩大国际影响,与阿根廷移民局代表团、澳门入境事务处代表团、德驻沪领馆等各国、各地区移民管理机构进行交流,向世界同行展示了中国移民管理警察的风采,打造了一张“国门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