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三十下午三点半,牛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上海交大食堂的厨师倪小健已经在灶头边忙碌起来,切、配、烹、煎,小炒菜、小火锅……一道道年夜饭美食热腾腾地出炉,端上学生的餐桌。1994年进入交大后勤餐饮部门工作,倪小健在这个岗位已经工作了27年。他深深喜爱这份职业,“老师同学都喜欢到我们上海快餐窗口来吃饭,我们虽然辛苦,也很高兴。”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上海交大留校的师生照往年增加了不少,仅学生就有2000多名。留校的人数多了,食堂也更加忙碌了。倪小健介绍,为保障春节期间师生们的伙食和健康,学校后勤部门做了充分准备,“开的食堂比以前多,闵行校区第一、二、第四和第五餐饮大楼和玉兰苑都开着,一是为了方便留校师生就近用餐;二是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错时错峰就餐。”
2月的上海气温较低,学校食堂采取了大锅改中锅、中锅改小锅的方式,每天根据用餐人流量进行分批分次烹饪确保师生吃上热饭菜,“学校给学生发了加餐券,食堂推出小炒菜、小火锅丰富品种,除夕夜免费送汤圆、水饺。”疫情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更大挑战,“我们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员工早晨和下午上岗前都要测量体温,食品原材料也在行业网站上登记溯源。”倪小健说,自己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新的一年希望保持身体健康,为师生烧好饭,让大家吃得更开心、更健康。”
老家在江苏启东倪小健往年都会为学生做好小年夜年夜饭后回乡陪父母过年,但今年受疫情影响,他响应号召留在了学校。“阖家团圆的春节难免思乡情切,但我们不能给防疫添乱。而且今年留校师生特别多,我们后勤更要坚守岗位为他们做好服务保障。”
这个特殊的春节,交大后勤部门从师生的衣食住行充分做好春节保障,食堂、宿舍、保洁等工作人员都坚守岗位,校医院、零急修、水电抢修等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食堂、宿舍楼宇挂灯笼、贴春联,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让每一位在校学生都能度过一个祥和温暖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