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我在岗 | 金牌讲解员项嫣瑶:与劳模工匠共同成长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 发布时间:2021-10-02 16:16

摘要: 工匠馆开馆两年迎接线上线下观众30万人。

整个国庆期间,上海工匠馆从每天早上九点开始迎客一直到傍晚5五点闭馆,整个七天一天不休。作为工匠馆的金牌讲解员,项嫣瑶和12人的讲解团队早已做好了准备。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正是10月1日,国庆当日前来参观和预约的团队非常多,馆内人气十足。项嫣瑶带领着观众们认识那些劳模和工匠以及他们的展品,从展品中解读更多背后的故事。从工匠馆开馆至今两年的时间,项嫣瑶坦言:“自己和这些劳模工匠一起共同成长。”


三代工匠的故事常讲常新


这个国庆假期,项嫣瑶在1号、3号、4号都要在馆内担任讲解工作。10月1日当天,观众人数特别多,不仅有预约的团队,更有大量的散客群体前来。接受采访前,来自华师大的一支预约团队和散客队伍一起,完成了一场45分钟的完整讲解之旅。项嫣瑶告诉记者,目前工匠馆内每一天都有两个固定时间段的讲解,分别为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临近这两个时间段时,讲解员们就会提醒到来的观众,届时可到入口处集合,“像今天人就特别多,这支队伍又有团队又有散客,大概要30多个人,群体也不一样,所以我也会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风格的讲述。”


项嫣瑶表示,亲子群体偏爱互动性较强的展品,例如万吨水压机的互动游戏等。而老一辈的上海人则对我们的记忆长廊特别有情怀,看到自行车、缝纫机、他们都会停留很久。来自外地的游客则对展厅的第三第四部分倍感兴趣,包括航天、芯片等,他们的问题会集中在那几个区域。



今年9月28日,是工匠馆开馆两周年。两年多的时间里,项嫣瑶不断打磨自己的解说词,面对不同客群研究不同的讲述,不过在电力三代工匠的展台前,每一次,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观众,他们都会停留很久。


“这是上海电力行业的三代工匠,邱永椿、王文成、谢邦鹏。”项嫣瑶指着展台说道,这是邱老师先生的工作手稿。“邱老的手稿,是用废弃的打印纸反面空白处写下的电路图手稿,你们仔细看他的字迹,他的绘图,工整、简洁。而且又是利用废弃打印纸记录下如此厚的一本工作手册。”项嫣瑶告诉记者,每次来到这里讲到这里,观众都会发出感叹,佩服于老一辈工匠如此钻研和奉献的精神。而对项嫣瑶来说,这三代工匠的故事也在不断激励着她,给予她前进的动力。


线上线下人数超30万


上海工匠馆开馆至今已经2年多的时间,线下接待观众17万人次,而在去年博物馆日正式上线的数字展馆也已经有了13万余人次的参观。项嫣瑶透露,很多孩子们在经过讲解后,对于建筑、交通、无人码头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缠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一直在问,长大了怎么样才能去造上海中心呢?那些隧道我们也能造得出来吗?”这些充满童真又满怀憧憬的提问让项嫣瑶颇为感动。


项嫣瑶表示,作为讲解员其实自己的工作也远不止本子上1万多字的讲解词。“我们最近开设的双休日工匠学堂,讲解员还要担任主持人,平时还有不少中学和我们合作,我们会去培训一批批年轻的志愿者讲解员。”


而在9月30日刚刚开始的上海工匠馆线上科普知识竞赛上,包括项嫣瑶在内的讲解员们也会每天上去答题,学习更多馆内没有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储备,未来更好地为观众讲解服务。


摄 影:庄从周
责任编辑:梁嘉蕾,裴龙翔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逆行一线,东山、梅山基地骨干支援...

一天需测十几万人,上海市生物医药...

他们是电力卫士、白衣天使、社区大...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