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肆虐,打破了原先井然有序的生产。中国宝武宝山钢铁宝山基地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此时,由于人员封控等原因,一炼钢区域出现生产组织困难,在宝钢股份“一公司多基地”管理模式下,东山基地、梅山基地209名生产骨干逆行“疫”线,自三月中旬火速奔赴宝山基地支援,圆满完成任务。
援沪团队星夜集结
东山基地接到紧急任务,需要抽调生产力量驰援宝山基地时,已经是凌晨1点,当晚,
湛江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代德立即部署、亲自策划,炼钢厂领导召集所有厂部管理者连夜开会、研究落实。
“公司有召唤、宝山有需要,我们义不容辞!”这是所有参会管理者共同的心声。
经过高效的沟通商议,炼钢厂很快形成了临时队伍的抽调方案,决定派出技能水平最高、业绩最佳的一个班组以及所有支撑外派员工,组成一支从铁水预处理到板坯精整涵盖炼钢生产和设备点检的全工序、全岗位的队伍,并明确由4名经验丰富的厂部管理者带队出征。
他们为这支即将出征的135人队伍取名为“飞虎‘湛’队”,同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
凌晨5时,接到任务的管理人员和作业长根据拟定的出征名单一一电话通知还在熟睡中的拟出征人员。令人感动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在电话另一头的他们,竟没有一个人说“不”!
经过7个小时,135人的队伍于第二天早上集结,包含管理者4人、党员29人,支撑师傅25人、属地员工110人。在公司统一安排下,全体出征人员快速完成核酸检测,并迅即回家收拾行囊赶赴机场出发。
第一架飞机降落浦东、最后一家飞机抵达上海……最终,135人的出征队伍分别搭乘4个航班全部抵达上海,并按照宝山基地的统一要求,随时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下的稳产保产准备。
军事化管理“两点一线”
与东山基地类似,接到任务后的梅山基地,同样反响热烈。
“报名,我参加支援任务!”“报名!”“报名,我是党员我先上!”
在大家的积极响应下,短短2个多小时,一支74人的支援队伍就立即组成了。
抵沪后支援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前一周不能进厂,团队坚持每天出操开班前会,执行二穿二戴一消毒。入厂以后,队内严格执行防疫封闭管理,不主动与外界人员接触,仅限在梅山与东山两基地支援人员之间学习交流,严禁外出和聚集性活动。上班后执行“两点一线”,专班巴士接送。撤岗后做到岗位清扫消毒完毕。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设备、工艺流程,以及完全陌生的混编团队,支撑团队在进入现场36小时后即顺利冶炼出第一炉钢,拉出第一块合格板坯。正常生产后熟练驾驭翻铁、KR、转炉、RH、LF、CAS、连铸机、9台主线行车等设备,7天内共炼钢162炉,有力确保宝山基地铁钢平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东山基地、梅山基地以及退休老员工的共同支撑下,一炼钢区域的生产得以迅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