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80后环保先锋——记全国劳模、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车间主任杨戌雷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海雯 发布时间:2021-12-16 12:39

摘要: 杨戌雷亲身经历并见证了上海污泥处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全过程。

长江水奔流不息,见证上海城市的潮起潮平。驻守在东海岸边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每天将280万吨处理后的清水注入长江。作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且关键一环,杨戌雷亲身经历并见证了上海污泥处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全过程。凭借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他一步步成长为中国污泥处理领域的蓝领专家。

选择成为一名治污蓝领


在80后杨戌雷19年的职业生涯里,他的每一个阶段,总被外界赞誉是“年纪轻轻挑大梁”。将时光慢慢倒推:四十不惑前,就获评全国劳模;26岁那年,作为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动力车间主任,负责的大型变配电站规模仅次于浦东国际机场;再往前,他还曾是原排水系统最年轻的泵站站长,负责管理5个泵站。当然,退回到杨戌雷的起点,他首先是一名技校生。


当年,在一众技校中选择原上海市排水技校,并非纯属偶然。小时候,杨戌雷的外婆居住在长宁区苏州河边上,恰巧附近有一个泵站。有一次,他从泵站师傅了解到,泵站的作用就是把污水收集好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去处理。“那为什么苏州河还是那么臭呢?师傅说,‘因为很多脏东西没有收集好,留在水里就发臭了。’”这便是杨戌雷对泵站和污水处理最初的模糊认知。


杨戌雷的第一份工作是泵站房的操作工,“几乎所有的活我都抢着干。” 他回忆道。从交流接触器保养、水泵加盘根、为格栅除污机加油,到室内外地面清洁、擦玻璃窗等等,杨戌雷甘之如饴地统统都包干。


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在从事污泥处理之前,杨戌雷基本以每两年为单位被委以新的任务。而贯穿其一次次职业进阶的,除了异于常人的积极与勤勉外,实则是杨戌雷自律式的学习。“只要我面对一个新领域,就立即主动学习,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在迎接一次次新挑战中练就的。


以专业实力降服洋机器


2011年,总在迎难而上的杨戌雷被委以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挑战。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扩建工程,他调任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担负起8套消化系统、3套干化系统、26套深度脱水系统的接管运行任务。“我自己完全是一张白纸,然后我们整个团队也是零基础。” 既无专业背景,也无工作经验,当时的污泥处理车间团队甚至都不符合外籍调试方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杨戌雷喜欢不懂就问,老外被问烦了就说了一句“Yang is a boy”(杨是个男孩)。半开玩笑的话深深刺痛了他,“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争这口气。”


那两年里,杨戌雷几乎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单位里度过的。白天在各个“阵地”上,他爬上爬下、钻进钻出,摸管道、研究设备。晚上挑灯夜战,翻图纸、学习原理,与“赤膊兄弟们”一起吃盒饭、打地铺。杨戌雷说,他们这支不被看好的“土八路”,仅用了一年就实现全面接管污泥三大系统。“2012年2月1日接管污泥消化,5月4日接管污泥干化,10月31日接管深度脱水。” 至今,杨戌雷对当时的时间节点记忆犹新。


在后面的几年里,杨戌雷和团队又根据实际的运行经验,对设备、设施、工艺上存在的问题,着手技术改进。比如:在污泥消化,把沼气冷凝水手动抽吸泵,改为了带有安全保护装置的自动气动隔膜泵,大幅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和职工的劳动强度;在干化,将除臭管道上加装迷宫式的粉尘收集装置,避免了因管道堵塞造成的粉尘管道切割上的安全风险。一系列的技改,取得非常好的实用效果,还荣获了多项专利,以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银铜奖等各项奖项,更为企业直接或间接累积产生约4200多万元经济效益。



创新技改解决疑难杂症


今年,恰逢杨戌雷负责污泥处理车间工作整十年。随着年初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足球场大小的污泥二期工程正式投产运营,杨戌雷和团队又回到了过去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


污泥二期工程是集离心脱水、污泥干化、污泥焚烧全流程的污泥处理工艺路线,日处理设计规模达到451吨干基,是全世界最大的污泥焚烧系统之一。记者走在车间里,好奇问杨戌雷,“这里面的每根管子你都知道是作什么用途吗?”“基本上还真都知道。”杨戌雷谦虚地答道。三年前,从污泥二期工程打下第一根桩开始,杨戌雷和他的团队就开始同步在现场跟进,几千根管道他们几乎都亲手摸过,研究过用途,一幅复杂的工程系统图已大致印刻在杨戌雷的脑子里。


就在采访的这两周里,杨戌雷正在对炉底排渣的收纳容器进行“小改小革”。原先这是一个敞开式的容器,泄渣过程中易产生扬尘。杨戌雷的解决方案巧妙且经济:将开放式容器作技术改造,利用系统原设备增加负压风管,这样就做到了炉底排渣无外溢,高效解决了这一实际问题。



培育团队引领行业发展


一名普通工人得以不断突破“天花板”的秘诀是什么?够聪明、够勤奋自不待说,其实还得“够幸运”。


采访中,杨戌雷非常感激曾带教过他的多位师傅,以及那些给予他机会的城投领导。因为深知“被看见”的重要性,所以他也格外重视带团队,不仅技术上倾囊相授,而且只要发现一个好苗子,就为其提供成长进步的平台。多年来,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培养出13名技师、36名高级工等行业紧缺技术骨干,多人荣获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一个杨戌雷能怎样,有一群杨戌雷才是好的。” 他说道。


还有,这位技术型领导不只是一个会工作但没有生活的劳模。私下里,杨戌雷酷爱且擅长各种球类运动。他说,“这其实也是一个带团队的好方法,大家一起踢球,最能培养彼此间默契与信任的同事情谊。”

责任编辑:曹剑华,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巩洪亮:想...

楷模丨王建强:从事科研就要耐得住...

他是80后环保先锋——记全国劳模...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