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故事丨高墙里的“放牛班”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2-01-27 15:15

摘要: 前不久,吴家洼监狱的一条推送,让这个被网友称之为“监狱放牛班”的绘画班,逐渐走入了公众的视野。

“原来监狱还能学画画,这个‘放牛班’厉害了!画画竟然是治病的‘良药’。”前不久,吴家洼监狱的一条推送,让这个被网友称之为“监狱放牛班”的绘画班,逐渐走入了公众的视野。



诞生:“以文化人”成立阳光工作室


时间拨回到2017年。当年,王某因犯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锒铛入狱。入狱后,王某心理受到极大打击,始终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加之因自身原因无法按时完成劳动改造,拖了整个监组的后腿,王某逐渐自暴自弃,消极改造。


彼时,刚刚参加工作的民警宋志政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对王某开展思想工作,主动与王某聊天。一来二去,宋警官在聊天中得知王某毛笔字写得不错,便立即从这一“闪光点”入手,鼓励王某积极参加板报小组,发挥自己的特长,用粉笔抒泄自己的烦恼,用一幅幅图文并茂的黑板报表明自己积极改造的决心,不断突破自我,重塑信心。


果不其然,王某在宋警官的鼓励和指导下,行为改观明显,主动表现,变得开朗起来,他所在的监组还获评了“文明监组”称号。从“拖后腿”到“领头人”,并多次为监组争取到加分,同犯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弯。“积极改造后的王某,不但处遇等级提升,还重新树立起了对于改造以及未来回归社会的信心。”



刑满释放后,王某有一次曾专程赶到监狱,只为表达对监狱民警的感谢之情。可在上班时间,民警不得随意离开监区,王某遂一直在一大门外等候民警下班,久久不愿离去。最终,一大门工作人员通知了监区,王某才得以与当时管教他的民警相见。


宋警官与王某之间的“灵魂再造”故事,让吴家洼监狱一监区教育副监区长姜伟伟感受颇深。“我们应该成立一个以心理矫治为主、艺术矫治为辅的工作室,帮助更多的服刑人员重拾信心,积极改造。”姜伟伟的这一设想,得到了监狱党委和工会的大力支持,不久后,阳光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蜕变:用美育涤荡服刑人员心灵


阳光工作室成立后,相继开设了书法班、瓷刻班等班级。后来,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办,监区的绘画班也如期开班。开班后,绘画班的“名气”越来越大,要求报名加入的服刑人员络绎不绝,班内已从一开始4人增加到如今20余人。“这间屋子现在容纳人数已达极限,今年我们想向上级申请更换一间更大的活动室作为教室,再采购一些书画用品,方便班级里的学员创作。”姜伟伟说。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原本不定期邀请外界专业教师指导服刑人员学习国画、书法、卡通画等艺术辅导,被迫中断。怎么办?民警宋志政灵机一动,班级里面好多服刑人员入狱前有美术功底,还有一位是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师,不如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教给每一个来到课堂学习绘画的服刑人员。


“龙某曾是大学老师,一时糊涂让他忘记了曾经自己想攀登艺术顶峰的初心,参与组织传销,沦为一名服刑人员。”宋警官说,巨大的社会落差,让他时常感到心情低落。为帮助龙某积极改造,他时常鼓励龙某发挥专业特长,到绘画班担任“讲师”,讲解自己对美术的理解,分享自己创作经历。



在一次次讲课中,龙某逐渐找回了曾经“传道授业”的志趣所在,重新恢复了生活的信心。宋警官回忆说,龙某转变十分明显,有一次新鞋将他的脚磨破了,监区让他上医务室就医,可他却主动要求坚持参加劳动改造,还表示只是脚上擦破了点皮,手并没有大碍,一点小伤,绝对不会影响自己的日常改造。


据了解,自阳光工作室成立以来,吴家洼监狱充分发挥工作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发现亮点,培育典型,形成合力,打造监狱品牌。一批批青年民警在阳光工作室中,业务能力得到了锻炼,个人职业技能得到了提升,职业生涯取得了进步。“以优秀的文化感染、鼓舞服刑人员,用绘画、书法等艺术矫治形式打破他们的心墙,让他们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得以转变,行为得以矫正。”姜伟伟告诉记者,这便是他们推进阳光改造,成立阳光工作室的初衷。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职工故事丨高墙里的“放牛班”

高墙里的“翻译官”——记上海市新...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