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职工篇|“战疫”中的超市“守店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2-04-16 09:00

摘要: 他们用最朴素的信念、最朴实的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能量站”。

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作为城市保供的重要一环,超市卖场与市民的“柴米油盐”紧密相关,承担着重要的民生保供任务。近日,记者采访了世纪联华仙霞店、农工商超市桃浦店、良友BK24通北店的三位门店店长。这些“守店人”中,有劳模店长已带队驻守在店1个月,也有90后的便利店店长接到复工消息收拾行囊“逆行”进店。他们白天忙配货、晚上打地铺,夜以继日守护着这座城市。


农工商超市桃浦店店长顾建忠:

5人卸货10吨大米,真累但值得


光明农工商超市桃浦店恢复营业已经近一周,门店目前以社区集单方式,对接了周边5个小区。10吨大米到店,店长顾建忠和4名驻店员工为搬卸忙了一夜,“只希望每个环节的速度都快一点、再快一点,市民就能早一点拿到货品。”

农工商超市桃浦店有850平米的面积,是一家社区里的中型超市。恢复营业的一个星期以来,米面粮油、肉蛋蔬菜、牛奶陆续到货,5名工作人员日夜不停地开始对接周边小区的保供任务。


顾建忠告诉记者,这几天,超市员工每天晚上列产品清单、清晨起来分拣打包,确保周边小区自早8点可以陆续提货。疫情特殊时期,为扎实防疫工作,物流司机运输到店不再下车卸货,这些超市工作人员同时肩负起了卸货、搬运的任务。5个人一家店,休息都要见缝插针,“干完活倒头就睡,虽然很累,但我们觉得能为抗疫做贡献就很值得。”



“我是一名党员,即使不是在岗位上,也是在社区里做一名志愿者。上海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我们想的就是为城市尽一份力量。”顾建忠说。



良友BK24通北店店长陈翠:

小店虽小,也要做保供的生力军



上海全市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类实施差异化疫情防控管理以来,部分超市、卖场逐步恢复营业,相关从业人员依序复工。得知BK24通北店将复工复营,90后的店长陈翠没有犹豫,第一时间打包行囊住到了店里。



陈翠告诉记者,4月以来自己一直是居家状态,得知可以返岗复工的消息后,立刻回到了店里。“公司打来电话征求意见,问我们能不能返岗、想不想返岗,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犹豫。现在上海抗疫正是吃劲的时候,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就是我们的责任。”


BK24是综合型的便利店,以往主要是服务于商圈内白领、年轻人解决便食。复工复营之后,通北店一方面开启了街道社区的集采工作,另一方面也在外送平台上提供了订单配送。



“目前我们店里有3个人,线上订单我们一空下来就开一会儿,打包完了再开。”陈翠说,小店虽小也要做保供的生力军,让居家抗疫的市民有更好的生活保障。



世纪联华仙霞店店长杨杰:

驻店1个月、24小时接力值守



作为大型商超,仙霞店是世纪联华的明星门店,在周边社区居民中享有口碑。3月11日至今,上海市劳动模范、世纪联华仙霞店店长杨杰和团队骨干已经驻店保供一个多月,杨杰也一个多月没回过家。



杨杰告诉记者,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市民居家生活所需增长比较明显,门店的拣货和配送压力一直非常大。为最大程度保证市民的购物需求,3月中旬,团队中就有40多名员工开始自发驻店值守。4月1日起,浦西地区进行封控管理,驻店值守的员工缩减到25人的“守店小组”。


早上吃粥和包子、中午吃泡面、晚上烧点简餐,这是“守店小组”为自己定制的“每日食谱”。从清晨到夜晚,门店员工穿梭在货架中,忙碌在打包台,用24小时的接力值守保障市民生活。“团队里的每个人几乎每天都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人抱怨过苦和累。与疫情赛跑,国企担当是城市保供应的一块底板。”杨杰说。



“战疫”需要能量,正是这样一群平凡又可爱的人,用最朴素的信念、最朴实的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能量站”。

责任编辑:李佳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一线职工篇|“战疫”中的超市“守...

一线职工篇 | 临时党支部建在保...

“一个光明人就是一座供应站”,光...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