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学习环境、干净的仪容仪表、笔挺的职业装,劳模上网课也要有“仪式感”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柴一森 发布时间:2022-06-25 20:58

摘要: 原本每周六在二工大举行的线下授课改为了线上,但该有的“仪式感”,一样都不能少。

上海市劳模、浦江游览集团有限公司服务部主任乐明旸口中的网课,指的就是上海劳模学院的劳模实验班课程。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原本每周六在二工大举行的线下授课改为了线上,但对于劳模班的学员们来说,整洁的学习环境、干净的仪容仪表、笔挺的职业装,甚至是用惯了的保温杯,这些该有的“仪式感”,一样都不能少。

微信图片_20240929124129.jpg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周六上课前,乐明旸都会把办公桌收拾干净,换上白衬衫,打开书本和笔记本,打开摄像头,等待上课开始。“穿上职业装,能让我更快地进入工作和学习状态。”乐明旸告诉记者,“在家学习难免会让人有些放松,所以要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虽然线上授课多少有些缺憾,但也给了乐明旸难得陪伴家人的时间。疫情期间,乐明旸主动加入了久事志愿者突击队,第一时间前往国展中心支援方舱建设。此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除了每天给家人报个平安外,基本把精力都扑在了抗疫上。“现在周末能在家多陪陪他们,也算是一种补偿吧。”乐明旸笑着说。

1.jpg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运营管理部部长惠向斌

劳模“精气神”的体现

此前网络上曾有不少教师“吐槽”,自从学校开始上网课后,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景象便出现了。比如摄像头前“惊鸿一瞥”的猫、身着睡衣的同学、背景音里的犬吠或是小孩的哭笑打闹声等等。各种线下课堂里绝不会出现的“小事故”,正让网课变得越来越缺乏仪式感和严肃感。

2.jpg

全国劳模、上海工匠、上海正章技术总监陈爱华


不过,在劳模学院的课堂里,这些不和谐的声音从未出现过。周六下午,当记者进入劳模学院的线上会议室时,一堂政治思想课正在进行中,几乎所有学员都打开了摄像头,穿着正装,一丝不苟地认真听课,不时有人通过举手说话或打字的方式向讲师提问,整个上课过程井然有序。

3.jpg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邮政系统“模范投递员”叶其懂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运营管理部部长惠向斌是其中一名学员。他向记者表示,作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传递者,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授课,劳模都应该展现自身应有的“精气神”。“这种精神面貌一方面源于上课时的认真听讲,另一方面就体现在你的着装和仪容仪表中。”不过,他也坦言,劳模学院最吸引他的,除了丰富的课程外,与各行各业劳模线下交流也是一大因素。“眼下因为疫情少了些近距离的互动交流,也有一些遗憾。”

记者从上海劳模学院了解到,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院方对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暂时延后了线下实践课、参观教学等内容,而理论课和师资力量则保持不变。目前,学校已经做好充足准备,在疫情防控允许的情况下,便第一时间全面恢复线下授课。

责任编辑:李佳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踏入知识沃土,贡献‘电信智慧’...

协商共治解民忧,“老破小”变身香...

出身工人世家,全力钻研智能化制造...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