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一线丨闷热狭窄的地铁售票机背后,他们默默守护每一位乘客出行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恒杨 发布时间:2022-08-03 09:33

摘要: 他们常年隐匿在机器“背后”,生动践行着“家国情怀、一诺千金、敬业奉献、使命必达”的“华虹520精神”。

目前,上海地铁设有20条线路,508个站点将其连接起来,编织成一张庞大的地铁网络,承载了每天1100万人次的出行。站点内售票、检票机器的维护修护工作,作为地铁正常运营的一环,保障了超大客流每日出入的畅通无阻。


近日,记者来到上海地铁某号线的一座室外站点,这里是本条线路客流量最大的站点,毗邻公交枢纽,承载着每日近10万人流量。华虹集团旗下华虹计通公司AFC专业售检票设备维修维护团队,他们常年隐匿在机器“背后”,生动践行着“家国情怀、一诺千金、敬业奉献、使命必达”的“华虹520精神”,默默地为乘客的畅通出行献一份力。



5分钟抵达故障现场


地铁站,12个自动售票机规整地并排列在地铁进站口不远处。售票机后面狭窄的长廊里,朱荣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其实也说不上是长廊,那条狭长逼仄的一块缝隙,是单独为他们预留检修售票机的空间,超过两人在里面同时作业就稍显局促。


这日恰逢双周一次的机身维护,朱荣坤打开了售票机后盖,登录操作员号码,简单检查完机内部件后,他开始仔细擦拭里面的灰尘。“这边是露天站台,灰尘比别的地方多,如果不定时定期检修,机器老化得很快。”他一边绕开复杂的线路,将积满灰的部件拆卸下来,清理完再放回,一边解释道。


露天大站台的上方白色顶棚罩着,虽可挡去些许阳光直射,但热气依旧滚滚袭来。伴随着机器散热风扇的呜呜声,机器的热气在不透气的空间里循环往复地蒸烤着,刚进去5分钟,豆大的汗珠从朱荣坤的额头渗了下来。


两位师傅同时操作,平均每台花费10来分钟,12台售票机保养完,他至少要在里面待2个小时,这还不包含闸机内的清洗维护的时间。朱荣坤告诉记者,只有在早晚高峰之外的空闲时间,他们才有空做机器保养维护。而他们工作中最紧急,也是重要的部分,是故障修理。


朱荣坤戏谑地将自己工作称作是“打补丁”,每天大概会碰到3、4个“补丁”。根据站点大小不同,他们每人负责1-2个站点。“早晚高峰的时候就只能站在闸机旁边等候,以防有故障发生。”朱荣坤说,他们每个人配有对讲机,公司的要求是20分钟内必须到达故障现场,因为他只负责一个站,所以一般5分钟之内就能到达,“为了尽量避免影响乘客准点出行”。


在地铁站内,有一间配电室可以给朱荣坤和团队的同事休息,但出于用电安全考虑,休息间内不能装空调,也不能吹风扇,甚至连插电给手机充电都成了奢侈。“有时候天气太热了,就点一些冰的东西喝。”


解决不了的困难找师父


工会积极开展师徒带教活动,老带新,是华虹人多年的传统了。“我们的工作有一定危险性,机器里不是所有部件都可以摸的,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新来的员工会有师父带着,一方面保证安全,同时也利于新人的成长。”


6年前,朱荣坤才19岁,从上海电子工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个岗位,成为AFC专业售检票设备维修维护团队的一员。那时候他的“师父”,现在已经成为了团队的小组长。李春锋,是有着20年工龄的老员工,负责包括这里在内的5个站点的售票检票维护工作。他不仅是朱荣坤的“师父”,也是大家的“师父”。由于实操性强,他们的工作很大程度上要靠长时间的经验累积,所以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大家就都找组长李春锋。



2年前,当时新入职的一位徒弟因为操作不当,修理闸机时误将电的正反级弄反,导致一排闸机都因短路陷入瘫痪。在早高峰时期,在如此大的中转站站点,这样的失误无疑给乘客出行造成不小麻烦。遇到这种故障,徒弟一时间手忙脚乱,只好打电话给在家休息的李春锋,所幸他住的地方不远,及时赶到解决了问题。


“‘使命必达’四个字一直牢牢印刻在我们华虹人的心中,就是我们团队对工作的承诺。”回想到这件事,李春锋还是心有余悸,“如果坏掉的不是一排闸机,而是所有闸机,后果将非常严重,大批乘客将无法及时出站造成人流拥塞和安全隐患。”从那之后他自我“反省”了一番,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更加注重传播自己的工作逻辑。他把团队的成长视为己任,每次大家遇到的问题,他都会从发生原因到处理方法再到如何避免一一和徒弟们说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他的带领下,成员们茅塞顿开,组内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少。


李春锋深知自己在组内的“地位”,避免重大失误的出现,他的手机全年24小时保持畅通,时时刻刻掌握自己负责的5个站点的情况,而近年来,他的徒弟们也逐渐成长起来,开始独当一面。


防暑神器:2升装大水壶


今年夏天,在上海气温突破40摄氏度的那几日,李春锋与另一个同组不同站点的小伙子均中暑了。


当时他正在狭窄的自动售票机后面检查发票卡纸故障,觉得浑身乏力,头晕目眩,只能停下手头工作,向站内其他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另外一名小伙子直接在售票机旁边晕倒,被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采取了降温措施,口服了缓解中暑症状的药。


地面站普遍存在站点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今年又恰逢极端高温,现场维护环境比较闷热,处理设备故障时又往往需要在狭小不透风的密闭空间一待数小时……


听说这件事后,华虹集团和华虹计通公司以及两级工会的领导高度重视,加大了关心和慰问的程度,随即组织专人为地面站点人员送去冰背心,各种各样防治中暑的药,不同类型的功能饮料……一波一波送到站点那间配电室休息间内。


李春锋表示工作日里还是离不开自己2升装的大水壶,他说那样喝着感觉更痛快。水壶跟着他很久了,就像他在这个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跟上时代步伐不被淘汰


在重复的工作中,他们却不能保持一成不变。华虹计通公司鼓励员工们去学习更多知识,公司规定,凡是通过职业技能考试,获得相应证书的员工,只要证书符合公司实际业务资质需要,可以领取相应一次性奖励或岗位津贴。此外还为技术岗位的员工们每年都安排了“云课堂”,根据岗位定制了相应的视频课程,看完课程后还要通过考试才算完成学习。工会也积极开展“员工技能岗位练兵活动”,针对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鼓励和支持。


李春锋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是研发开发类的课程,“再过几年,检票系统可能就会迭代升级,说不定还会有人脸识别功能,希望也能跟上发展的步伐,不被淘汰。”


采访当天,朱荣坤保养完售票机,从后面走出来,一位背着背包的老人拦住了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他。“我想去野生动物园,我不知道怎么买票。”随即递给了他一张50元的人民币。帮老人买好票,嘱咐其在某个站点转乘,朱荣坤将找的零钱和票一起给了他。像这样的情况,朱荣坤和同事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次。



“虽然电子支付逐渐占据社会主流,但总有像老年人等游离于移动支付之外群体,他们的出行还离不开售票设备,他们有这部分需要,我们就要认认真真地做好维护工作。”李春锋说,现在城市轨交正渐渐迈入智能时代,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在逐步变化,公司近几年正逐步推广应用售检票智能运维系统和智能客服系统,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高效精准,能第一时间发现潜在异常并迅速响应和修复,乘客出行也将更加便利,可以直接和售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通过人脸识别便捷购票,“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地铁出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摄 影:凌睿
摄 像:展翔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面对百万级大客流,他们勇于挑战“...

新时代领跑者丨全国劳模、上海华虹...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