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中老铁路(China-Laos Railway)”,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中老铁路开通一年来,累计运输货物已突破1000万吨。中国国内25个省份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运输货物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200多种。
通车即将一周年之际,记者跟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路连中老”研学实践团队,走访沿线站点。在和沿线村民的访谈中,记者感受到这条铁路带给他们的最为直观的变化,和外界的联系更通畅,一些村民直接参与到铁路的建设中来,并完成了翻天覆地的人生蜕变。在中老铁路沿线,不变的词是“变化”,这条铁路将中老两国人民的心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动车开通了
想多去昆明看看儿子
在记者跟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路连中老”研学实践团队的一路走访中,经过元江双线铁路特大桥的路途中,汽车在元联线道路的一处三岔路口稍作停歇。在路边,有三个正在售卖甘蔗的当地村民。记者也上前与他们交谈起来。
村民售卖的是他们自己种植的甘蔗,分为本地的罗汉蔗和外地的黑金刚。“两种都尝尝,口感不一样,看你喜欢哪一种。”来自附近高粱费村的李阿姨热情地招呼着记者,并麻利地拿着砍刀切了起来。
(在路边卖甘蔗的李阿姨)
李阿姨今年不到50岁,是汉族,20岁就嫁到了这个村里,现在有了三个孩子。三个孩子都在外面打工,两个在昆明,一个在成都。她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季节正是甘蔗收成,每天在路边摆摊,也能赚个200来块。“早上八点我们从村里出来,一直卖到晚上天黑,大概7点半,趁着收成好,多卖一些吧。”李阿姨的甘蔗来自自己家里的地,大概有2亩,都用来种植甘蔗了。在她看来,村里几乎没有人种,她和老公当时考虑,不如就试一试。虽然每天在路边日晒雨淋,但李阿姨觉得挺充实。让她觉得高兴的是,作为盛产各种热带水果的元江,在高铁开通后,当地村民的水果销路将会被彻底打开。
说起这条铁路,李阿姨的视角颇为实在。“方便,可比以前方便多了。”她说,自己的大儿子在昆明打工,之前每次去看他,都要坐大巴,一趟路就是大半天没了,路上还特别摇晃,山路难开。一年前,中老铁路开通,离村子最近的元江站,他们过去也就20多分钟。然后一小时四十分钟的动车就到了昆明。李阿姨说,等忙完了这阵,就去昆明看看儿子,以前一年看不了一两次,现在动车通了,就可以多跑跑了。
参与建设的村民富起来了
“能把村里的年轻人带来吗?”
在本次走访的过程中,参与中老铁路建设的中铁一局玉磨铁路铺架制梁项目部经理刘树公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来自云南楚雄的彝族汉子鲁开云是中老铁路建设工地上的“脱贫先锋”。2006年,鲁开云便离开老家去往昆明,在昆明的中铁一局昆沾铁路工地干活。10多年里,鲁开云从一位普通的铁路工人逐渐成长,从做上工班长到如今管理40余人的作业队长,鲁开云经历了宁夏、山西、贵州、云南等多个重大的铁路建设项目。
(中老铁路墨江站)
而到了中老铁路建设时,鲁开云在一次回乡时,被村民们团团围住。在光禄镇梯子村,仅70户的小村里,大家纷纷来询问,“老鲁,能不能带我们一起干?带我们去修铁路吧。”鲁开云把村民们的强烈意愿带到了项目建设工地上,“领导,我能把老家的年轻人带来吗?”“没问题啊,老鲁,我们央企是有政策的,优先使用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只要他们符合工作条件,我们热烈欢迎。”该项目的负责人爽快地回答道。
就这样,鲁开云前前后后介绍了400多位云南的老乡去往中老铁路的工地上。其中在玉磨铁路项目上就有35人是老鲁介绍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村民原本的收入一年仅有5000余元,在加入铁路建设后,他们的年收入超过了6万元。中铁一局玉磨铁路铺架制梁项目部副经理刘顺良也告诉记者,在建设过程中,中铁一局一直和当地扶贫办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培养当地村民的一项职业技能等活动,大大提升了沿线村民的收入和技能水平。
老挝留学生想成“铁路工匠”
中老铁路培养更多人才
就在上周,负责中老铁路老挝段运营的老中铁路有限公司举办了为期3天的员工技能大赛,221名老挝方员工和152名中方员工同场竞技。这是中老铁路老挝段第一次举办员工技能比赛。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希望通过举办技能比赛检验中老铁路开通一年来的运营工作,帮助员工提升专业素养,为中老铁路高质量运营培养更多人才。
来自老挝的坎皮乌,家在老挝北部山区琅勃拉邦省香恩县,家里有4个孩子,许多当地人靠种田或打柴捕猎为生。中老铁路建设开始后,坎皮乌前去应聘,并在中老铁路项目钢构厂从事电焊操作。不久之后,坎皮乌成为项目工地上的优秀外籍员工,还被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评为“铁路工匠”。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铁道工程系主任李培刚则向记者表示,目前在铁道工程专业学习的老挝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想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事中老铁路的相关工作,成为一名“铁路工匠”是很多留学生的追求和梦想。
(李培刚带着学生前往中老铁路沿线考察调研)
已经前后三次带着老挝留学生去往中老铁路沿线考察的他向记者表示,每一次的探访都带给他全新的感受。“这一次,我们在已经通车的沿线车站,拍摄了大量的视频和图片素材,并且走访了沿线不少村,和村民进行了访谈。”李培刚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田野调查,回到学校后,整理相关素材,然后做一些相关的课题,例如沿线的铁路科普、记录建设者的故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