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图为张悦(右一)与项目团队成员一起讨论施工进程
走进坐落于康桥的华虹六厂,绿树成荫、窗明几净;现代化车间,无尘洁净、恒温恒湿,每当看到这些场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华虹集团上海华力副总裁张悦都会想起2017年至2018年的那段为建厂“脚不沾地”的日子。
采用“跳仓法”缩短工期
张悦告诉记者,当时大家不仅要将项目开工前的“准备期”从2年压缩至7个月,还要应对来自基建方面的挑战。由于华虹六厂处于全新待开发的状态,并不具备“三通一平”的基本条件。
没有市政道路,就向周边的自然村借地修建一条宽12米、长1500米的水泥通道作为建设期机具、资材、人员进出的唯一通道;不通水,临时挖井打水解决施工用水;没有电,先用小型柴油发电机解决桩基施工和大临办公用电;场地因淤泥较多、坑洼不平,那就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动迁征地后废弃的建筑材料化废为宝用作施工便道。
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的生产厂房不只有建筑工程,还有机电工程。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过关,又能最大程度加快施工进度,张悦带领团队采用“跳仓法”对楼板进行浇筑,减少同一单元面积内、同一单元空间内的交叉施工、立体施工,大大减少了工期。
在水、电、路等市政配套资源不完备的情况下,华虹六厂的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顺利建成。那段时间,张悦带领基建团队,经历过两次春节长假带来的施工人员缺乏,遭受过最热高温季、最长梅雨季和多次台风侵袭,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交付。
严师带教下一代“芯”人
从业二十多年,张悦已然成为一名芯片制造行业的“老兵”。他用专业知识结合二十余年所积累的工作经验,既能在建设过程大胆采用新工法,又能守住施工安全、质量的底线,更重要的是,还能将自己的经验与做法传承给新一代的“芯片”人。
在华虹六厂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张悦十分注重培养本土的基建和运行管理团队。他采用“老带新、师带徒、熟带生”的方式,开展“双优工程——工程优质、员工优秀”活动,通过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建安工程、试运行管理,磨炼打造了一支有能力、有担当、能作为的团队。
在建设过程,他对基建团队的每位成员都严格要求,特别对于新人。“有经历才会有收获,有失败就能有成功,有泪水终将会欢笑。”张悦说道。
如今,华虹六厂基建团队中80%的应届毕业生,已从莘莘学子成为独当一面的主管工程师。在张悦眼中,他们都是华虹新二十年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未来蓬勃发展的希望。
作为华虹集团的第一批员工,张悦见证了国家“909工程”第一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在芯片制造行业深耕20年,他又见证集团第一条全自动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快速建成投产。如今,随着“中国智造”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张悦告诉记者,只要自己还有力气,就要继续为芯片事业保驾护航贡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