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机产业应用正处于“井喷式”发展阶段,2022年,中国民用无人机行业产值已突破千亿元大关。但无人机“黑飞”“乱飞”现象仍频出,尤其在城市内的飞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作为无人机安防领域龙头企业的掌门人,在过去十年里,上海特金无线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特金)董事长姜化京亲眼见证了无人机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领团队实现了在监管、反制无人机这方面的技术突破。
无人机安全亟待有效监管
无人机的应用范围超过人们的认知,现已涵盖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地理测绘、环境保护、气象监测等,紧要关头还能救人一命。但伴随无人机使用量的爆发式增长,违法违规的使用行为也频频发生。出于某些非法目的,一些人用来干扰航行、进行偷拍、跨境走私,这样的现象可以简单表述为“黑飞”“乱飞”。
“比如说因操控不当,无人机掉落在铁轨上,或是在公园掉落刮伤行人,这都是比较重大的伤害”。不过,更恶劣的是,在军事反恐层面上,2018年,委内瑞拉总统受到无人机的袭击。一年多以前,有人利用无人机袭击了沙特的石油管道,造成了国际油价5%左右的波动。“因为恐怖组织发现人肉炸弹是行不通的,但无人机就可以。”姜化京说。
姜化京表示,无人机飞行具有低空、慢速、小目标三大显著特点,“黑飞”“乱飞”行为在城市高空1000米的范围内产生安全隐患,只有建设安全畅通的“低空高速公路”,才能保障城市的低空安全。然而现实是,目前我国无人机注册量远不及在飞的无人机数量。
那么,该如何对城市低空的无人机进行有效管控,防止其对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利用技术给无人机插上监管的“翅膀”
近年,我国国家、地方层面关于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规划及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对城市低空无人机的管控路径。同时,市场也利用技术作出反应,姜化京于2003年成立的上海特金就是其中代表。
上海特金属于行业元老,十来年专注于无线电监测与目标定位,研发反制无人机“黑飞”“乱飞”技术设备,对其进行探测定位与管制。
姜化京认为,由于无人机飞行的低、慢、小特点,一旦其进入城市复杂环境,雷达、光电和无线电测向等传统手段都难以应对。而他带头研制的设备首先对电磁环境进行常规监测,形成频谱数据的模板。然后对常规无人机的信号进行多维度特征提取,如频率、带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建立“无人机信号特征数据库”。
“这套系统投入使用后,一旦捕捉到异常信号,将信号与数据库进行多维度比对,就可降低误判概率,通常在1秒之内就可完成识别。”姜化京介绍,这套系统还可以通过自由组网、智慧互联,形成覆盖整个城市低空的智慧感知网,实现对城市“无源、全时、全域、全息”的无缝守卫。
不仅如此,这个无人机“卫士”在探测时完全不用发出信号,实现了良好的隐蔽性,而且在几公里外就可以对目标进行干扰,这对许多需要抵进目标上空进行侦查和攻击的小型无人机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对抗手段。
唯有让无人机更好更安全地飞行,才能让行业行稳致远。近年来,姜化京与公司为无人机安全飞行监管上不断突破创新,已经优化升级到“便携式察打一体反无人机装置”等新成果,以期推动对“低慢小”民用级无人机的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