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故事|方寸之亭为心灵遮风挡雨——记上海首个心理服务平台“悦心亭”研发背后故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3-06-08 15:51

摘要: 这是全市范围内首个走入社区的家门口自助心理顾问。

近年来,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关注。随着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设计开发的心理健康服务亭“悦心亭”在普陀区全面投放,使用者可以在更私密的环境里,进行快速心理健康评估筛查、直接获得情绪纾解干预资源,同时还能在服务亭获得所需的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心理健康体检如何更加普及?记者日前采访了“悦心亭”的研发设计团队——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孙莉巾帼创新工作室。


“悦心亭”在普陀区的试点投放工作启动于2021年。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通过前期大量走访和调研,集中了市民心理健康需求高与隐私顾虑多等矛盾点,设计开发了“悦心亭”心理服务亭。试点工作开展后,市民对“悦心亭”这个独立空间的服务亭颇为青睐,最高日访问量达到近20人次。这也是全市范围内首个走入社区的家门口自助心理顾问。


心理健康服务亭“悦心亭”在普陀区全面投放


记者在团队负责人孙莉的指导下,体验了“悦心亭”的服务功能。在2平方米的空间里,座椅、操作大屏、耳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时尚简洁的设计中注重对使用者的隐私保护。点开量表测评模块,不同的量表可以为儿童、成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服务。打开心理调适界面,播放身心松弛引导音频,轻柔的音乐萦绕在小巧的空间里。根据不同的评测结果,系统还会给出相应提示和建议。比如病症为轻度阶段,系统会指导市民进行自我缓解,而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则会给出就医的建议,接受更专业的治疗。“悦心亭”的开发与应用在充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同时,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心理健康服务。


“我们有多种音频素材,可以戴上耳机听,体会一下心灵宁静的感觉。”孙莉向记者介绍,项目研发过程一波三折。心理服务亭是个全新的系统,在项目初期开发难度很大,“我们在过程中,根据专家的意见,反复调整软件的功能和需求。”在试运行的一年时间中,团队对“悦心亭”心理服务亭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增加了心理热线转接、线上问诊等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很多人听到前往精神卫生门诊,心里有抗拒和犹豫,由此耽搁了就诊最佳时机。通过‘悦心亭’,居民可在此自助筛查,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孙莉说。


孙莉工作室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工作


此外,孙莉巾帼创新工作室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工作。如“心理药箱”危机下的青少年心理自助能力提升课程的研发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预防、识别和有效应对心理危机的自助和互助技能。如原创心理健康科普“心博士”系列漫画及文创产品,与“悦心亭”形成心理健康知识推广的“微矩阵”。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女劳模工匠感言|党的二十大代表、...

结合专业特长拓展服务功能,“健康...

工会实事录|24小时“爱心接力站...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