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三点,刚刚带完夏令营团队的东方绿舟蜂巢塔的拓展师王晓宇回到了一楼的休息室,坐下喝了口水。记者发现,在一楼的休息内,有一个角落里放着一整排杯架。杯架上都是每一位拓展师自带的保温杯、玻璃杯,里面有泡着茶包的,有泡着枸杞的,相同的点是,这些杯子早已被拓展师门“炫”空了。今年4月底,一座全新的高达28米的蜂巢塔亮相东方绿舟,作为全新的高空拓展综合体,这个夏天吸引了众多游客,尤其是在东方绿舟进行夏令营的孩子们尤其喜欢这里的“探险”。而拓展师,作为守护游客安全最重要的群体,也在高温暴晒下做到万无一失。
(蜂巢塔外观)
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上塔前需培训15分钟
类似于很多人儿时印象中的”勇敢者的道路“,东方绿舟的蜂巢塔面积更庞大,高度更高,同样体验也更为刺激。从外部望去,黄色的蜂巢外墙颇为抢眼,而步入内部,更是会被塔内遍布的立柱、拉杆、悬索、透明地板震撼到。记者获悉,蜂巢塔高达28米,使用102根桩、87根立柱、276根拉杆,耗费550吨钢材搭建而成。塔内使用150吨玻璃打造了6层通透的“水晶”平台,玻璃栏杆及玻璃地面面积共计约3000平方米。
而在总共28米的高空探险区域则由初、中、高难度超266个关卡组成,分别适合初次接触高空项目的人群和爱运动、挑战极限的人群体验。在前去采访的当日,有一波又一波来参加夏令营的中小学生,他们也是近期体验蜂巢塔的主力游客。
(拓展师正在帮学生们固定安全带)
在入口处,约40名学生整齐地排列着,两位拓展师在分步骤讲解安全需知和绳索的使用事项。“先抽两根肩环,收紧,然后在继续下一步。一定要注意顺序!”拓展师邀请了一位学生上去做演示,帮助其穿好全身五点式的安全带。此前国内有景区曾使用三点式安全带被315晚会曝光,所以高空项目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全身五点式的安全带则会更有效地保护游客。之后,拓展师则继续讲解重要的锁扣的使用,在蜂巢塔里的行进过程中,需要全程使用锁扣,帮助自己越过每一个关卡。记者粗略计算,从学生开始培训,到正式穿戴整齐踏上第一关卡,需要15分钟的时间,这15分钟都是安全培训的相关内容。
拓展师王晓宇告诉记者,”游客使用的都是两把锁扣联动的,这两把锁扣大有讲究,游客解开一个锁扣后想要继续挂在前方,如果此时他误触了另一把锁扣的开关,此时这把锁扣的开关是闭合的不会被打开。这是一种主动保护装置,不会让游客同时松开两个锁扣。“据了解,游客使用的这把连动式的锁扣售价便接近万元。为了最大程度保护游客的安全,在装备的使用上,蜂巢塔可谓武装到了牙齿。
好似置身于“阳光房”
自比勤劳的小蜜蜂
采访当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来到蜂巢塔,有的刚刚上小学,个子很小,胆子也很小,但很想尝试。对于这样的学生,拓展师更需全神贯注,在每一个点位上,他们都在关注着即将到达的人,生怕出现突发情况。王晓宇说,虽然身上的安全设备都很齐全,游客不会有跌落等情况,但由于天气炎热,还是会出现中暑晕倒等情况。所以他们要时刻准备,去点位上进行突发情况的处理。
(王晓宇帮助孩子通过一个点位)
由于整个蜂巢塔设于户外,在上海这样的天气下,无疑是一个“烤箱”。拓展师王晓宇告诉记者,这几天的气温已经稍微低了一些,而且由于台风的影响,场地里有了些风,凉快一些。“上周真是热晕了,从早上八点开始,里面的温度就开始飙升了,我们上岗在每一个关卡的点位上,帮助游客固定锁扣,让他们可以顺利通过。也就一会儿的时间,就全部湿透了。”王晓宇说,他们都带着手套,用来防滑,但有时汗水顺着皮肤往手套里流。所以在换班的时候,他们也会去更换装备,包括头顶上的发套。当被问及为何还要戴发套时,王晓宇解释道,是为了让头盔不会因为汗水等原因产生滑动,最大目的还是为了保障安全。
(休息室内,拓展师的杯内都已空空如也)
每天在蜂巢塔里,类似于王晓宇这样的拓展师有十余位,他们就像勤劳的小蜜蜂一般,布于这座3000平米蜂巢内的各个点位上。在塔底的休息室内,有着唯一的一个空调,用来给休息室降温,但由于是全开放式的设计,其实作用并不明显。在盛夏时节,喝水还是最好的解暑方式。在杯架上,20多个杯子整齐摆放,但到了下午时分已经全部喝空。东方绿舟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天他们还要准备大量的矿泉水、盐汽水、大麦茶等给拓展师们消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