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型课堂到多元学堂——东方商厦有限公司职工学堂为职工转型发展赋能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3-09-10 11:28

摘要: 职工学堂为职工转型发展赋能,在求新求变中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在电商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传统百货如何培养与市场变化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布艺手缝、插花花艺、手冲咖啡制作、高效沟通技巧……这些实用性极强的主题课程,是百联集团东方商厦有限公司为职工提供的公益性技能培训“菜单”。职工学堂自开办以来,不断根据职工和企业所需调整课程内容,为职工转型发展赋能,在求新求变中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从自营咖啡馆起步

应对职工转型发展需求


坐落于徐家汇商圈的东方商厦开业于1993年,是上海著名的商业地标之一。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它是高端百货的代名词,“礼在东方”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同时它也随着商业变迁,经历着一次次转型升级。东方商厦职工学堂的前身是职工转型课堂,顾名思义,应对的是职工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学堂的创办初衷,主要是应对一线营业员的转岗问题,帮助职工掌握一技之长。”东方商厦工会主席周李君向记者介绍,商厦开张之初以高端百货为定位,招收的是当时最好的营业员。“30年间,商业模式推陈出新对商场和营业员挑战都是巨大的,逐渐地,供应商开始派驻自己的销售人员,我们自己的营业员面临被取代的窘境。”


当挑战来临时,这批营业员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想要适应新岗位很不容易,而且心理上也有失落感。如何在帮助职工适应改变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职工转型从自营咖啡馆开始。2016年下半年,东方商厦开启了酝酿已久的创新转型闭店装修改造项目,其中,打造一家自营咖啡馆成为一个亮点,这不仅丰富了商场的经营功能,而且为职工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在行政引领、工会配合下,“馡”咖啡馆应运而生,香醇浓郁的手冲咖啡不仅让东方商厦香起来,也让首批10名经培训获得咖啡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也香起来,他们成为了职工学习的榜样、企业创新的“种子”,引领职工队伍开拓创新。


从一技之长到多元学堂

职工创新创效的孵化地


走进位于“馡”咖啡馆,复古的装饰、静谧的环境,美味的点心和咖啡,总能令顾客印象深刻。开业5年间,它不仅成为职工转型的成功案例,也成为职工创新创效的孵化地。


职工们学技能、赛技能氛围浓厚,他们的每一门手艺,也都成为东方商厦在几次关键转型时期的变化写照。


东方商厦的全国劳模许宁、市劳模周颖都是职工学堂的受益者。许宁是多才多艺的,她会咖啡拉花,也懂插花技艺,她是自制菜谱的畅销书作家,也是认证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颖是“馡”咖啡馆最早的咖啡师之一,在此之前,她从事了20多年的床上用品销售。近年来,东方商厦的劳模、职工们通过职工学堂插花培训,开启了“馡”花店;通过拜师学习拼布等技能,组建了“馡”手造团队。职工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打造出咖啡拉花、布艺、花艺、编织、皮具等一系列课程,收到了来自各行各业预约众多的体验课订单,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盈利空间。


与此同时,从自营“馡”咖啡馆起步,东方商厦的职工培训,从被动帮助职工转型发展的“小课堂”,发展为服务职工全面发展的“大学堂”——当前,东方商厦职工学堂有两处实体空间:位于6楼的培训中心和3楼的“馡”咖啡馆实训室,场地总共300多平方米,设置了投影仪,多媒体放映等硬件设施。职工学堂的主要培训对象为企业内部职工和供应商委派的促销人员,先后开设了通用管理、核心销售技能、新零售体验、职工人文关怀等课程,参加人数达到300多人次,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费者乐享美好生活提供了品质服务。


责任编辑:梁嘉蕾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百联集团开展劳模志愿服务,眼镜定...

劳模党代表话使命担当|朱雯瑾:升...

一线职工篇|“战疫”中的超市“守...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