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下级发生龃龉不合的情况在职场中时常发生。日前,据媒体报道,00后江西小伙小港(化名)因工作原因与领导发生不和,被领导爆粗辱骂后迟迟等不到道歉,小港为讨公道,一纸诉状将上司刘某告上法庭,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最终获得法院支持,赔获100元精神损失费。小港的经历也被网友们戏称为“00后整顿职场”。
因上班“摸鱼”被辱骂
法院判决赔偿其100元
据媒体报道,小港于2022年8月入职南昌某教育培训公司,负责咨询和招生,90后的刘某是其直属上司。小港在办公室“摸鱼”打了会游戏,被刘某逮个正着。刘某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工资计算到当月15日自行辞职,另一个是由其亲自辞退。面对劝退,小港并不接受。不到一周后,刘某又打电话要求小港和同事交接工作,并交出工作手机。通话时,两人一言不合,情绪上头,发生了争吵。在争吵时,小港有意识地打开了录音。而刘某上升到人身攻击,对其爆粗口。
小港就此事报警,希望刘某能在办公室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公开道歉。民警通过电话与刘某沟通调解,电话中,刘某同意向小港道歉,然而,却迟迟未见实际行动,小港多次询问催促,都被推脱敷衍了事。
在此期间,小港6月工资明显下降,经查,自己的管理绩效被刘某扣光。7月,小港给刘某发去一份律师函,也未得到回应。直至8月,小港仍未等到刘某的道歉,遂辞职并上诉。请求法院判决刘某当着所有员工的面,正式公开向自己道歉,并赔偿误工费等费用1000元。
最终,法院判决,上司在微信群道歉不少于50字,赔偿100元精神损失费。
网友多数支持小港
认为劳动者应受到尊敬
上海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申工社”对此事报道后,引来不少网友讨论。
在“申工社”留言中,网友们对此事的态度大部分为支持维权,也有部分人指出,小港的做法欠妥。
留言中,点赞量最高的一条为“一个月三千块,能来上班就不错了,还要管那么多干什么,我们管理的原则不应该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了就可以了吗?”其次是“该处罚就按照规章制度处罚,辱骂和故意扣光绩效甚至逼人辞职,这很明显是滥用职权搞职场PUA。有的人也不知道何德何能做个领导,支持合理维权。”他们认为,公司和上司的辱骂行为不符合规定,也不符合职场道德。
但也有网友认为小港不适合上班,缺乏职业操守。网友Sara说:“要上班就要有最基本的素质,你的价值有多少,工资就是多少,态度决定一切。”
记者还注意到,有网友的关注点比较理性,他们认为小港维权没错,但是会影响到其职业生涯。网友lulu说:“虽然赢了官司,但是好像又输了职场。”
人力资源专家建议
职场人应更成熟理性
有关此事,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专家屈辉,她站在公司发展与职场前途等角度给出解析。
首先,她认为此事从全局看来,双方都有不对,处事方式都不够成熟、理性。小港作为公司员工,应当在工作上更加努力,多思考自己工作的意义;而其上司的行为,更为不妥,反映了他管理方法的不熟练、不专业,并且其情绪控制能力差,缺失领导的修养。
她建议,在职场中,个人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客观、理性处理。“作为下属,遇到领导责备时应反思自己,辨识原因。在沟通上,最好与上司先进行邮件沟通,再面谈,交谈上避免情绪过激等行为;作为上司,更应考虑到公司形象,避免不恰当的行为举止,就事论事,不要把行为的错误变成对人的攻击。”
她最后提醒道,鼓励职场人用合理的维权方式,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考虑职业生涯的发展、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模式,用更熟练专业的方式处理问题。
(搜索上海市总工会官方微信“申工社”,知道更多“职场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