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鹏是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岩土勘测工程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今年是他加入华东电力设计院的第29个年头。近30年来,他始终勤勤恳恳,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热血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工匠精神。他从未停下过前进的步伐,他以实干苦干的劲头,日积月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常说:“我不相信凭空就能获得成功,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精品工程都是下了苦功夫取得的。”
身先士卒,坚守两年确保连续采集率100%
姚鹏在副主任工程师的岗位上主要负责水文气象专业技术和质量。他说:“电力水文气象勘测是通过水文气象查勘和分析计算,掌握水文气象规律,预测预报电力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洪水、枯水、泥沙冲淤、极端气象等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工作。工作方式一半野外作业,一半内业分析计算,是白领与蓝领相结合的工种。该专业通过分析过去和现在预测未来,所以技术难度特别大,要做好这项工作,不单需要具备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精心、耐心和责任心,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具备肯吃苦和坚韧的品质。”
重任在肩的他,在工作中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时时处处身先士卒。全潮多垂线水文测验中,他强忍海上晕船呕吐不适,带领年轻同志坚守在风大浪高流急的测验船上;在输电工程野外定位中,他爬山涉水,穿林海过沙漠;在内业分析计算中,他加班加点,不计得失。
海上风电是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也是中电工程华东院新的业务增长点。为确保首战成功,公司特意安排姚鹏担任福建长乐海上测风塔建站观测总承包的项目经理。该项目风险高、难度大、工期紧。姚鹏肩挑重担,在隐蔽工程、工程检测、混凝土浇灌、铁塔安装、设备安装等工程关键时刻,不管是风大雨急还是烈日当空,都无时无刻不坚守在测风塔所在的无人荒岛上进行现场指挥。该项目测风塔要求测风持续2年,虽然期间有多次台风过境,但数据却没有一天漏测,连续采集率达到100%,为福建海上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获得了建设单位的肯定和赞扬。
姚鹏追求高超技术,精益求精,全力构筑精品工程;他承担和主管的华东院电力工程水文气象勘测成果屡获优秀工程勘察奖、优秀工程咨询奖、优秀标准设计奖,累计已有42项,其中一等奖24项,因此,他成为全国电力设计院中工程获奖最多的人之一。2015年他获得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攻坚克难,多项成果纳入行业标准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电力工程建设条件和华东院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公司的要求,姚鹏不断学习、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并不断开拓新业务。在他的带领下,水文气象专业在新能源勘测设计、引进先进设备野外观测、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防渗处理总承包等方面大胆开拓创新。
刻苦钻研业务的同时,姚鹏积极参与科标信工作,主持或参与编制核电、火电、输变电等国家、行业、团体、企业标准达20部,其中主编5部,成为全国电力设计院中编制标准数量最多的专家之一。
导线覆冰是架空输电工程设计中最关键的外部条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经济。华东院此前一直由电气专业直接负责这项任务,水文气象专业配合。但由于设计冰厚的确定在设计条件中难度最大,分析计算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从2010年开始,该任务转由水文气象专业全面负责。为攻克这个难题,姚鹏开展了科技攻关,开创性地提出“冰谱”概念,并基于此,建立导线覆冰计算模型,该模型得到了气象站实测资料很好的验证。他提出的设计导线覆冰计算方法已在包括浙福线等特高压在内的工程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2022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防洪安全是电力工程设计必须解决的又一关键问题。对于存在电力工程防洪标准不协调问题,姚鹏首次提出了统一的电力工程防洪标准,并解决了电力工程水源防洪标准确定和溃坝洪水对电力工程影响的难题。他的相关成果已被纳入新修订的电力行业标准。
对于工匠精神,他归纳为:“工匠精神是一定要把事情做好的劲头。”
递薪传火,继续为事业发光发热
姚鹏始终记得传承的使命,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技术人员成长成才。每年他都要举办多场技术讲座,授业解惑,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设计技术和丰富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同志。在他的帮助和带领下,青年职工大多成长为技术骨干,有的被公司提拔为设计总工程师、高级项目经理和中层领导干部。
姚鹏作为中国规划设计协会勘测分会水文气象组组长,在协会的领导下组织了5届全国电力水文气象勘测经验交流会,他帮助修改征集到的来自全国电力设计院的每一篇论文,主编出版了5部论文集。今年中国规划设计协会勘测分会改选时,做了14年组长的姚鹏主动让贤,推荐新人,将这个光荣但又是辛苦的任务交给了后起之秀。
看到新组长已在筹备第6届全国电力水文气象勘测经验交流会,看到电力水文气象勘测专业由电力设计院最小的专业逐渐发展壮大,他倍感欣慰:“我将继续竭尽全力,时刻为电力水文气象勘测事业发光发热。”